许水活,笔名水过河,1985年3月18日出生于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碧草》副主编。
高中开始在《中学生优秀作文》发表文章,作品散见于《散文选刊》《诗歌月刊》《散文诗》《延河》《新语丝》《南方都市报》《宝安日报》等。已出版散文集《篱笆家园》、诗集《三滴水》。
曾获2006年广东校园文学大赛(大学组)一等奖、2017年第四届中外散文诗歌邀请赛一等奖、2018年深圳市优秀群众文学散文集奖、2020年中国散文年会二等奖等。《左山崖•右山崖》入选《2016中国年度散文诗》。2021年被评为中国作家网本周之星。
《香港文汇报》、《深圳晚报》、《湛江晚报》、腾讯大粤网“共鸣”栏目 、凤凰网、新浪读书等媒体报道过他的成长故事和写作事迹。
中文名 | 许水活 | 职 业 | 作家 | |
---|---|---|---|---|
笔 名 | 水过河 | 爱 好 | 看书、写作 | |
性 别 | 男 | 主要成就 | 中国作家网本周之星 | |
国 籍 | 中国 | 代表作品 | 《篱笆家园》《三滴水》 | |
民 族 | 汉族 | 最崇拜的人 | 父亲 | |
出生地 | 广东廉江 | 喜欢的运动 | 爬山、看海 | |
出生日期 | 1985年3月18日 | 喜欢的蔬菜 | 西红柿 | |
性 格 | 坦诚、直率 | 喜欢的歌手 | 黄家驹 | |
星 座 | 白羊座 | 喜欢的诗人 | 海子、穆旦 | |
身 高 | 175cm | 喜欢的作品 | 《鲁迅全集》《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唐诗宋词》 | |
体 重 | 70kg |
个人简介
1985年3月,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村家庭。姓名源于朱熹的古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00年,初中毕业,以一封求助信《深深父爱何以报》刊登在广州《少男少女》杂志社助学中心栏目,得到广大五湖四海朋友的热心帮助。同年,考上重点中学——廉江中学。
2003年,考上广州一所学院药学系。
2006年10月至2009年6月,工作于珠海联邦制药有限公司,担任药品生产技术员兼任《联邦人》报通讯员。
2007年4月,开始自考暨南大学新闻系。
2009年,供职于广东《云浮日报》。
2010年,漂泊深圳从事传媒工作。
2018年,成为广东作家协会会员。
2021年,被评为中国作家网“本周之星”。
2023年,创建了国内大数据智能投放媒体服务平台——耕媒网。
获奖记录
2006年,广东校园文学大赛一等奖。
2017年,第四届中外散文诗歌邀请赛一等奖。
2018年,深圳市优秀群众文学散文集奖。
2020年,中国散文年会二等奖等。
自我介绍
二十年前,我还没考上廉江最好的高中——廉江中学,我们村一些人都在看着我:你不就是只会养鸭子的吗?我从六岁开始养鸭子赚钱读书,一直养到读高一暑假。让我感到万分幸运的是母校免费给我读完三年高中,我顺利考上了医药学院。我拥有高级药品检测工证书。
毕业后,我又自考暨南大学新闻学,实打实地去学习。
我从香港上市公司珠海联邦制药工作三年后,2009年到《云浮日报》当记者。再到深圳从事传媒工作至今。前五年还在深圳南山科技园做文案策划和品牌宣传。
2017-2019年出版两本书《篱笆家园》《三滴水》。成为了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近几年在家里盖了建筑面积380平方米的三层楼房和在海南买了一亩地。2019年当澳门《大湾区时报》首席记者。2021年被中国作家协会官网——中国作家网评为每周之星。
2010年《湛江晚报》首席记者陈凯杰到我家采访报道。时隔九年后再次报道我出版书籍。
我以此来报答我的家人,我问心无愧。感恩我的百年母校廉江中学—— 许水活
2022年8月1日
出版图书
作品名称 | 篱笆家园 | |||
---|---|---|---|---|
作者名称 | 水过河 | |||
作品类别 | 诗歌作品 | |||
作品时间 | 2017年8月 | |||
《篱笆家园》 是一部乡土题材散文诗集,汇集了作者在2005年到2010年期间写的关于乡土、亲情、人生、成长、爱情等作品百余篇,分为篱笆家园、感悟人生、流年似水、心香一瓣、短歌行吟五大辑。书中大部分作品已公开发表。 |
作品名称 | 三滴水 | |||
---|---|---|---|---|
作者名称 | 水过河 | |||
作品类别 | 诗歌作品 | |||
作品时间 | 2019年1月 | |||
《三滴水》是一部以乡土乡情为主题材的现实主义诗集,分为纸上故乡、源头活水、青春旋律、心海浪花、思维背囊、散文诗苑六大辑,精选了作者近十几年来写诗歌190余首。其中有一首诗叫《人生》,仅一个字:洞。“一滴是父亲勤劳的汗水,一滴是母亲忧伤的泪水,一滴代表我执着的墨水。”这是《三滴水》书名的含意。 |
人物评价
一个童年命运坎坷的孩子、一个在山旮旯赶了10年鸭子破烂口袋插着几本旧书的落泊少年,拒绝向命运低头,因为他笃信有文学女神一路伴着自己。如今,著书3部的他2018年加入了广东作协;2021年被中国作家网重点推荐置顶,成为每周一星——青年作家许水活,又成为2021年度中国作家网文学之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廉江市作家协会主席 董坚)
有一股水,却不愿受河的辖制,他要过河。他要摆脱命运的枷锁,他要抒发胸中的悲悯。他以凄美的文字书写自己的心路历程。文字里有对早逝母亲的祭奠,对患病弟弟的哀恸,对故乡奶奶的思念,更有“育吾劬劳”的残疾父亲形象。 (中国作家网评)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里说过这样的话:“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促使水过河写出这些文字的动因,除过自己少年时期眼见的故乡人事,可能更多包含了他个人真实的家庭际遇和人生经历。“孩子,轻轻地拾起几枚残落的叶慰藉自己。填饱了饥肠,而他的自尊漏了几个洞,被北风刮了几刀。”只这一句,文学需要的敏感和观察力,已在他年幼的心底生根发芽了;唯如此,能够写出悲天悯人的文字,也就不足为奇。(中国作家网评)
对水过河来说,写作是煮字疗伤,是对自己的精神关照。纵观他上传来的一篇篇散文诗、散文和诗歌,均发自肺腑,及物性强,不空洞,不虚浮,不做作,值得推荐。(中国作家网评)
水过河的诗里,有亲人深深的目光,更有一种永远向上的力量,他把饱满的亲情转化为诗歌的厚度。 (深圳晚报评)
代表作品
左山崖•右山崖
一
年轮似乎在流年中守不住根须,瞬间就裂开成两道山崖,左山崖,右山崖。两崖之间的距离,恍如相隔几个苍茫的世纪。
我在左山崖,那是伸手可及的童年。飘渺的往事在茂密的林中腾云驾雾。阳光躲了又躲,最终被故乡一缕及时的清风撩开面纱,让光线窥视树林里那只被雾水打湿了翅膀的山鸟。
没有跨越,就注定在原地踏步;没有使命,翅膀就等于一折两断。一朵云被风鞭策过而抵达天涯,一个晴天被雨地洗礼就豁然开朗,而人在低矮的檐下聆听风雨,风雨赋予追求未来的灵感。理想,就这样在风生中找到水起的欲望。
一座山峰,居住两种人生。左山崖,是我生命孵化的腹地。雷声滚滚,翻滚着倾盆大雨,淋漓泥土深处每一颗学会勇敢的种子;热流奔涌,涌动了年少梦幻,背地里的忧伤正在延伸至山脉,贯通山的血液,山的骨骼。
二
时间成为断裂层,记忆不走回头路。如果你是懦夫,那么只会望崖惊心。
我腰际间闪闪发光的柴刀,风雨磨砺过,泪水磨砺过,屋檐下的三重石也磨砺过。父亲在我临走时反复叮咛的情景,让我懵懂地虚构远方的征途。乱草丛中的蟒蛇,林中的野狼,就连微小的绊脚石,也成为我砍柴前在脑海中警惕千万次的关键词。
右山崖,被我的柴刀砍断而成的另一半人生,多么高远又艰险。正如我的左手属于不可扭转的时运,而右手还可以主宰一个巴掌大的命运。纵横交错的线条,联络了心灵,联络了思维,还联络每一个时辰每一条神经每一条道路的走向。
未来呈现动态的美,好比水流的曲线,一条河流上时而浪花轻泛,时而汹涌波涛,还有近似直线般平静的时刻。你的手掌需要坚实,线条需要粗犷,才可以在一座山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故事。你的故事是一座山,山的石头,山的树林,山的幽径,成为你挖掘故事的纷呈意象。
再平凡,也不能输给思考。思考可以牵着你往上攀登高峰,那是一个人超越了自我高度,让每一寸脚印叠起了山的丰碑。
三
一把柴刀一旦牺牲自己,每一块石头就会找到新的棱角,每一棵树就找到了新的成长点,每一个人就会在疼痛中找回迸发的力量。
我把美好的年华葬埋在每一条路的拐弯处,但愿在眼前的山重水复中找到柳暗花明的惊喜。希冀如欲隐欲现的微光,没有谁在梦醒时分,就可以抱住阳光抚慰昨夜的心事。窗口不需大,能够透视目光前面的风景就可以。一扇门,打开就是另一个世界。背起一把柴刀到山上,给林中的每一棵树送去凝视的眼神叫欣赏,给脚下的每一块石头起一个名字叫坎坷,给远方留下一个朦胧的悬念叫理想。
我和山相依相偎,山与我和睦相处。多年山里的行走,我感知山,山回应我。我把脚印踩成诗篇,一路浅唱低吟。山谷的悠扬回声,往往让我坚强的心肠找到了软绵绵的液体,如果不是林中的雨露那么浓密,我还以为是草叶和树叶上的晶莹,都是我在梦中不知不觉怀抱山的母亲不小心滴落的眼泪。
四
左山崖,屹立在现实的天空下。那些茂盛的树林,早已被一双比柴刀还无情的魔爪砍伐,山中的枯枝败叶无声地遮掩着老去的人们被浸浊的骨头。而过去的飞鸟消失在阴霾下,找不到自己飞翔的影子,空留一个个巢守住落寞的夜晚。山谷下的水,喧哗不起直流的激情,等待的是小小流汇成小流,多少小流也无法提升江河日渐干瘪的腹部。
我曾在左岸,看见浪花卷起一米多高的漩涡,船只张开贫血大嘴也无法吞噬四溅的水花;我在右岸,看见沉睡多年的鹅卵石赤裸了下半身,搁浅着水下的蓝色梦幻。两岸之间距离不变,水的落差成为了时间的落差,时间的落差就是命运的落差。流逝的何止是一江滔滔水,一条船也无法重复了古老的动作,挂帆,划桨,摆渡。
我一直在右山崖攀爬,关注一座山的高度,山的高度可以让我的思维有了高度。我站在山的一隅,看山下的风景,山下的风景扑朔迷离,人间日渐走失了仙境。是谁在搂住金钱的水桶腰,和欲望的利爪在摩拳擦掌,哀怨仇恨嫁接给那些不谙人情世故的事物。
谁可以竖起半夜的耳朵聆听凄迷的声音,它们的肉体被宰割,灵魂在泥土深处暗暗低泣,宛如被抛弃了的老母亲,孕育的背后站立的是无数的隐形杀手。
五
左山崖,右山崖。我近似一个人字一撇一捺地爬行过你的背脊。左一撇是我理想的脚步,右一捺是我险阻的现实。一座山,两座山,无数的山耸立在浩瀚天地间,天上有灵光,地下有残骨。每个人披上一件或光艳或朴素或善良或丑恶的外衣,潜入时间的暗影中,然后又被时间吞噬在暗影中。一座城堡没有永恒,只有短暂在短暂中一次又一次地被时间四舍五入,到最后只剩下空荡的数字和停顿的虚点。
每一个人都是不速之客,为了生命某一刻灿烂的闪光点,背起生存的柴刀告别了最初的起点,无数的点凝集了最后的点。风和云懂得,泥和土清晰,山和山明净。背起大山的梦之际,别忘了告祭山里安详的人们。人生只有两个山崖,左山崖是生命的起源地,右山崖是理想的出发地。如果不懂得山的两重涵义,那么你只能在山中迷失。
等哪一天的柴刀老成屠刀,一个人等于自我谋杀生命。柴刀,不是为了砍伐树木,不是为了恐吓精灵,是为了时刻给自己的勇气壮下熊胆,哪一只老虎猛然蹦出来袭击,你唯一选择的是与虎共舞。生命往往在某个关键的时刻,险象横生。遭遇险象不等于没有出路,宿命的图纸,可以当成一张废纸来识别,如果你还有一丝力量擎起信念的灯盏。
左山崖,注定是人生一段光辉又艰难的历程。为了把生命的每一个时刻延伸成脚印,你不得不攀爬。多年后回望,你会发觉:我生在山里,葬在山里,唯有山才可以抚慰疲累一生的魂灵。
注:该文曾发表在国内知名文学杂志《散文诗》2016年9月上半月刊,入选由王剑冰选编、漓江出版社出版的《2016中国年度散文诗》,获封面推荐。荣获2020年度中国散文大赛二等奖,上了中国作家网重点推荐榜。
人物风采
2022年4月17日,且听小院院长罗雨力诚邀廉江书法名家钟华先生为本土青年作家许水活写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寄予“生机勃勃,日新月异”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