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言文(军团后勤负责人、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英雄)

人物经历 军人/机关单位    2274
2022年09月25日
⛔ 转载请注明出处

  崔言文,男,1922年1月生,山西省中阳县人,1940年参加游击队,1946年参加了晋察冀边区部队(野战四旅),1947年参加南线(青沧)战役,1949年解放太原后,过黄河,进入陕甘宁边区,一直追敌到甘肃,打下兰州,向宁夏进军,过青铜峡到金积县,直到西北解放。1951年正月,奉命由山东坐车到辽宁省凤凰城(紧挨鸭绿江边现为凤城市)下车,在夜色的掩护下跨过鸭绿江,全靠铁脚板,晚上出动,白天入林,冒着美军飞机轰炸,一直向南紧急行军,赶到议政府(现属韩国),然后在铁原西海岸防线开展阻击战。经过四次战役,在朝鲜作战三年,负责后勤军需,亲手安葬阵亡战士几十人,立三等战功两次,受奖五次,1953年国庆节回国。



中文名

崔言文

籍 贯

山西省中阳县

性 别

出生日期

1922年1月

国 籍

中国

职 业

军人

民 族

组织任职

军团后勤负责人




儿子崔海生作品


《最可爱的人》


———我的父亲崔言文


2020年11月17日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看我:"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们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已经知道了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请再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 摘抄于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看着桌上印有“赠给———最可爱的人 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的一只瓷已磕碰的满身斑驳的老式搪瓷茶缸,这是我父亲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带的物件,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县政府刚刚给送来了纪念章。想想父亲常挂在嘴边的一些名字:彭德怀司令、邓华、洪学智,兵团司令杨得志、甘泗淇主任、蔡长元师长等,讲的一些经历:跨过鸭绿江、五次战役、进入汉城、朝鲜崔姓阿妈妮等。此时我也有一种想写点东西的冲动,想表达对最可爱的人———我父亲的崇高敬意,写一段志愿军战士出国作战的艰苦岁月故事。



  我父亲叫崔言文,山西省中阳县人,今年99岁,他是1940年参加游击队,1946年参加了晋察冀边区部队(野战四旅),1947年参加南线(青沧)战役,1949年解放太原后,过黄河,进入陕甘宁边区,一直追敌到甘肃,打下兰州,向宁夏进军,过青铜峡到金积县,直到西北解放。



  我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19兵团63军189师某团的后勤负责人。1951年正月,他奉命由山东坐车到辽宁省凤凰城(紧挨鸭绿江边现为凤城市)下车,在夜色的掩护下跨过鸭绿江,全靠铁脚板,晚上出动,白天入林,冒着美军飞机轰炸,一直向南紧急行军,赶到议政府(现属韩国),然后在铁原西海岸防线开展阻击战。



  铁原位于朝鲜的中北部,与金化、平康构成“铁三角”,是汉城至平壤铁路的必经之地,是战争中囤集、转运物资的重要战略交通枢纽、战略要地。


  经过四次战役后,志愿军必须要北撤休整。为已撤离的部队作保卫拦截的艰巨任务交至63军。



  当时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要求63军“不惜代价,坚守阵地,阻止敌人进攻,无上级命令不准撤退。”作为防守核心的189师,则是彭德怀把电话直接打给杨得志(时任19兵团总司令,辖63、64、65三个军),“就是把63军打光,也要再坚守铁原十五至二十天!你们不是有个红军团吗!对,就是蔡长元的189师!让他上,打出我们红军的气魄!”


  189师负责左前沿阵地防御,布置在涟川至铁原公路以东、汉滩川以西宽约25公里的防线上。全师成一个梯形防线,565团在左翼,566团在中间,567团在右翼,形成宽25公里深20公里的一个防区。



  当时已是五、六月份,开始进入夏季了。志愿军入朝是在正月,出发时穿的冬装还未换,一路风雨兼程,棉衣上装的棉花全部坠到了衣襟边,裤子的棉花坠到了腿脚边,磨破的、树枝挂破的,衣衫可谓“漏洞百出",野生动物(虱子)横生。战士们仍然穿着破旧的棉衣在夏季作战。



  负责后勤也是管吃喝、军需的,白天行动美国飞机要轰炸,后勤人员是夜幕降临后,开始行动,每个战士背扛几十斤伙食,翻山越岭往前送。主要是炒面、干菜叶,当时有三个传说,第一个说法是:毛泽东知道在朝鲜战场上的指战员生活艰苦,就给负责前线粮食供应的高岗下了个命令,“让志愿军吃好面”,结果高岗把毛泽东的湖南话听成了“让志愿军吃炒面”,于是,炒面就成了志愿军的主要食品了。第二个说法是:当朝鲜战争第一次战役后,东北军后勤部为志愿军提供了一批炒面,彭德怀和几位副司令员试用样品后感觉很好,提出给每个志愿军战士一个口粮袋,自给自足,按时分配粮食。第三个说法是:据父亲说,当时美军飞机,还有大炮密集轰炸,志愿军只能等着敌人飞机走后、轰炸过后才能出山洞,再说在山洞里还不能烧火做饭,怕暴露目标,这种情况下,炒面就是最好的食品了。我感觉第三个说法比较在理一些,不能明火做饭,当时没有方便食品,更没有专用军粮,那么炒面就肯定是比较好的一种选择了,只是时常吃"炒面",因营养不均匀,微量元素缺乏,战士嘴角发炎、“烂嘴角”的就比较多了。



  1951年5月底开始到6月上旬,189师所面临的不是势均力敌,人数相当的对手,而是“联合国军”总共近9万多兵力。志愿军63军189师全员14000余人。



  在整个防御过程中,189师指挥所不停作阵地与人员的调整。并把那些被迫退下来的战士重新建立建制,团被打散了就缩编为营,营缩编成连,直到机关人员也补充到连队。这一仗打得无比壮烈。很多部队打光了,阵地失守时,不断有战士跳崖或拉响身上的光荣弹与敌军同归于尽。铁原反击战打到后期,部队伤亡极为惨烈,连蔡长元师长这一级的主官都提枪上前线了。


  从5月30日晚到6月3日破晓,历经三日三夜苦战后189师原有14000余人,打残到只剩2800余人。父亲亲手安葬的阵亡战士就有几十人。


  第63军的官兵们撤下来的时候,彭德怀亲自前去看望从前沿下来的第63军官兵。他看见士兵们的衣服已变成了一缕一缕的布条,特别是189师上到师领导干部下到普通士兵身上仅剩下一条沾满血迹和烟痕的裤衩。彭德怀刚说了一句“祖国感谢你们!你们是真正的铁军!”官兵们就都哭了,他们想起了他们那些牺牲的战友。



  父亲最不愿讲的就是残酷血腥的战斗,因为阵亡战士太多,父亲讲到这些的时候,总是仰头看着天空......



  在朝鲜作战三年,立三等战功两次,受奖五次,1953年国庆节回国。



  直到现在,铁原仍然埋藏着许多志愿军遗体,这些年韩国向我国交付的志愿军遗骸,大部分都是在铁原地区发掘出来的。



  朝鲜战争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当年那些为了国家强大而不惜献出年轻生命的志愿军将士的遗骸仍有许多遗留在海外,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强大。



  向英雄们致敬!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崔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