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孙玲 | 出生日期 | 1990年 |
---|---|---|---|
性 别 | 女 | 出生地 | 湖南娄底的新化县 |
国 籍 | 中国 | 职 业 | 程序员 |
从月薪2千到年薪百万,从厂妹到高盛程序员
内容整理自 (她刊)
孙玲是谁?
你也许听说过。
她从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流水线女工,一路升级为IT白领,然后留学,入职谷歌。
用11年的时间,她写就了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普通女性的史诗。
孙玲成了很多人眼中的成功学样本。
从月薪2300,到年薪80万,再到180万;
从湖南的山村,到纽约的办公楼;
从流水线厂妹,到谷歌程序员......
人们都想从孙玲的成功里,找到哪怕一点点可以复制的经验。
向她提的问题都是:
你都怎么管理时间?
怎么提升自信?
又如何戒掉惰性?
好像只要像孙玲一样,自律、勤勉、奋斗,就可以跟着她一路开挂。
而她背后具体经受的苦难、要对抗的阻力,也一并被那成功的光芒粉饰得不值一提。
但这一路高歌猛进的11年里,孙玲必然有无数个不眠的夜晚,和奔波的白天。
一部女性独自跨越藩篱的史诗,没那么容易一笔写就。
人生,从两次抗争开始
上个月,孙玲一个人开车,把家从达拉斯搬到了西雅图。
她把所有的行李装在二手车上,从达拉斯出发。
经过瀑布、公园、沙漠、峡谷,半个月边走边逛,一路向西到达西雅图,开始新生活。
这是19岁时的她,想都不敢想的自在生活。
孙玲的十年
内容整理自 (遇言不止)
1990年,孙玲出生在湖南娄底农村的贫困家庭,孩子们买件新衣服要靠妈妈卖血换钱。
孙玲从小就要在田里干农活,脸晒得通红,手也很粗糙。
12岁时,孙玲和哥哥辍学学理发。
3个月后,哥哥选择继续当理发学徒,孙玲恳求父母让自己回学校。
中考时,孙玲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结果因为农忙而错过了报道,只能在一所民办学校读高中。
2009年,孙玲的高考成绩为399分,在她就读的那所高中排第一。
然而,当年湖南二本线文科534、理科471,孙玲离这个分数相去甚远。
孙玲毕业照片
高考后的暑假,孙玲像同乡的孩子一样,坐了14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南下深圳。
她最初在电池厂上班,负责正负极的检测,每天上12个小时的夜班,住在月租400的郊区合租房。
在电池厂做了几个月后,孙玲便想逃离这种生活。
不光因为工作辛苦,更是因为人在闭塞的环境中变得麻木和迟钝。
她在日记中写到——
“我所认知的世界在社会上站不住脚,不是因为我的世界太小,是我站在世界的墙外。”
那时的孙玲对电脑一无所知。
她没有上过电脑课,只去过两三次网吧。
她对电脑的印象来自于高中时,一个软件培训机构来学校搞招生。
在招生展览上,工作人员教孙玲给电脑输入一个命令,屏幕上便显示出来一个“hello world”。
如今回看,只有两个单词的“hello world”,冥冥中印证了孙玲的人生。
原本,孙玲打算高中毕业后去这个培训机构学习,但是由于付不起8、9千块的学费只能放弃。
来到深圳务工后,孙玲攒了几千块钱,又想到了电脑的事。
经过那次被骗,孙玲更下定决心要离开工厂,“不能活在那个无知的世界里”。
2010年5月,孙玲来到深圳的第10个月,在北大青鸟报了个电脑班。
教学内容是Java入门、HTML、CSS、JavaScript,以及一些SQL基础。
学成后差不多可以做Java 后端开发员的工作。
完成全部课程需要3万块。
孙玲省吃俭用攒下8,000元,刚刚够缴纳第一期的学费。
抱着“能学一个学期,就学一个学期”的想法,孙玲从工厂辞职,开始投入到学习。
为了能凑够学费和生活费,她在上课的同时还要打工。
她做过114的客服、在路边发过传单、在肯德基做过服务员。
有时赶上餐厅定期扫除,大家要工作到半夜两点。
“我喜欢大扫除,过了十一点,时薪会高些。”孙玲说。
此外,孙玲还借过信用卡的高利贷支付学费。
她说那时的日子过得很充实,心里坚信学习可以改变现状。
10万块钱留学美国。
15个月后,孙玲完成了培训班的全部课程,并通过校招找到一份办公室工作——
在一家技术公司为深圳的公务员做工资表。
那时的孙玲21岁,转正后月薪4,000,办公室的工作相对轻松,很少加班不说,周末还能双休。
孙玲学习英语
2014年,开始新工作的7个月后,孙玲刚刚还完编程班的学费,又报了一个有外教的英语班。
英语班的学费是2万5千,好在培训班跟银行有合作,允许孙玲无息分期付款。
她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练习听力,孙玲在公众号上撰写英语读书笔记。
她把学习的英语,整合成资料,发布在新媒体平台上。
远程教育的西安交通职业学院,让她拥有了第一个大学学历。
不久后,孙玲跳槽到一家做pos机的公司,她的月薪涨到6,000元,做的是EXTJS相关工作。
再之后,孙玲先是分期支付了1万多的学费,取得西安交大计算机系的大专文凭,之后,她又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了深圳大学的专升本课程。
这些进修文凭在许多人眼中并不值钱,但仍然是一个影响你继续晋级的门槛。
而且,就像孙玲信奉的——
经历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回报,受教育是自己渡自己的过程。
2016年,孙玲26岁,正值互联网金融的红火期,又两次跳槽后,孙玲月薪过万。
在与外教的接触中,孙玲学会了玩飞盘,她用公众号的广告收入来养自己的爱好。
通过在南亚各地的比赛,孙玲又认识了更多的人。
这个新认识的有趣圈子让孙玲萌生了“去国外看看”的念头。
孙玲和朋友
2016年的圣诞节,在朋友的派对上,孙玲许下了愿望——“希望可以去国外工作或者生活一年”。
2017年,孙玲看到一则招生广告——
一所美国学校招可提供实习机会的计算机硕士学生。
8到9个月的学习期、一年的实习期,要求有工作经验、有本科学位、有一定英语能力、有5万人民币的头期费用。
这倒也不是一则骗子广告,但学校自然不是啥好学校。
深造的孙玲
“走正常留学途径,我是没有机会的。有这么一个机会,我真的很想抓住。”孙玲说。
那是2017年初,孙玲的银行卡余额不足1万块,赚的钱都花在了学习和飞盘上。
要想赶上9月的开学季,她需要攒够10万块。
7个月后,孙玲不仅攒够了钱,雅思也考到了5.5分。
当拿到签证的那刻,孙玲说自己就像《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威尔·史密斯,喜悦和激动没有语言可以形容。
录取孙玲的是一所位于爱荷华州小镇的学校。
课程倒也算扎实,每个月上一门课,上午理论、下午实操。
9个月后,孙玲完成第一期学习,开始找实习。
如果3个月内找不到实习工作,她就要回学校继续上课以保证签证有效。
但是如果没有工作收入,她又无法继续支付学费。
两个月中,孙玲参加了60场面试。
其中一次,孙玲去华为驻美办事处面试,因为算法知识不过关,没被录取。
面试官非常友好,在询问了孙玲的经历后,鼓励她回家后大量刷题。
“你走得太快了,基础没有打稳,本科生都需要四年时间去沉淀的。”面试官说。
随后,孙玲依照建议制定刷题计划,最终拿到Epam Systems的offer,工作内容是对接谷歌的项目,工作地点就在谷歌的办公楼。
“其实也没有特别困难,因为机会真的很多。”孙玲说。
踩对了节点+强大的内心+一往无前
孙玲之所以会觉得“机会很多”,是因为做对了几项重要选择,包括——
选对了城市,选对了专业。
先说选对了城市的问题。
与政策型的北京、金融型的上海相比,广州和深圳对待低学历人士要宽容得多。
尤其是深圳,本地大学不多,名校更是稀少,中小企业遍地,私营经济发达。
在深圳工作,或许你无法获得高大上的名头,但只要认真努力、踏实肯干,就能得到不错的收入回报。
这也是为什么孙玲报班学编程时,一心认为学出来就能找到好工作。
如果换作名校生集中的北京,她或许就不会有这个预期了。
而计算机行业在美国,又跟在深圳打工很像——
不看血统出身,能干活儿就行。
因疫情而滞留在国内期间,孙玲也面试过国内的大厂。
字节跳动一听孙玲的远程大专和自考大本的学历,就没有再往下谈。
之后,阿里和腾讯也拒绝了孙玲。
国内互联网大厂都有明确的学历门槛。
而在美国,用人方更看重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让孙玲觉得,在中国找工作比在美国找工作难多了。
其次,孙玲选对了行业。
如今是一个360行,行行转CS的年代。
计算机行业需求量之大、薪水之高,是别的行业无法比拟的。
翻一翻油管上的视频,各专业转编程的例子比比皆是。
电子、材料、生物、法律、城市规划,靠边的不靠边的都在找编程课上。
拿了名校学位的在社区大学里学java,拿了cpa的一咬牙不干会计了,读个两年的大数据重新找工作。
当然了,这些转专业快速上手,还能被大厂录取的牛人们都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但是,别的专业做到天花板都赶不上cs的地板啊。
阶级跨越的第一利器是啥?
CS。
如果工作只是你的谋生手段,谈不上什么热爱,就干脆找个天花板高的行业。
再次,孙玲是个敢于投资自己、行动力卓越的人。
在还是月薪2,300的厂妹时,她就敢去报3万元的编程班。
刚还清了编程班的学费,她又把钱拿去上函授、学英语、专升本。
在经济不宽裕的时候,她买了Kindle,读了不少书。
公众号赚了点钱,孙玲借着参加飞盘比赛把国内和南亚玩了个遍。
攒下人生中第一个10万,这对孙玲来说是笔大钱,她一股脑全部投入到出国学习。
在跌跌撞撞的求学路上,孙玲的资源一直都不够。
电脑班的学费只够交一期,出国留学的学费也不够。
换成别人可能会一直犹豫、裹足不前。
但是孙玲永远都是,先迈出一步再说。
她说:只要跨出第一步,后面的事慢慢会成型,前提是你要先站出来。
后来,孙玲靠打工和借贷读完了电脑培训班,找到程序员的工作覆盖了留学的费用。
这一次,孙玲费尽办法,辗转回到美国,她说——
既然签证允许我再工作2年,那我就尽量把这个机会用上,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还有,孙玲是个非常自律,而且善于学习的人。
孙玲的英语学习公众号一直有在发布学习资料和读书笔记。
虽然公号点击量很低,但孙玲一直坚持在写。
她每天都在坚持阅读、坚持输出、分享自己新读的书籍。
当内心动力不足时,孙玲就借助外力。
父亲过世后的低沉时期,她参加了打卡写作活动——
坚持写作100天可退还学费199元。
在此之前,她还参加过“每天阅读25分钟”、“每天学英语”、“每天健身”等打卡活动,而且总是能完成任务、拿回学费。
孙玲参加的线上刷题打卡
孙玲在Ebay只工作了两个月便跳槽到高盛。
她的上司以转为资深正式员工为条件,挽留孙玲。
上司说:公司已经有太多中级程序员了,需要有自我驱动的高级程序员。
短短2个月的相处,上司就发现了这个英文不太流利的妹子身上的关键词——自我驱动。
如此评价孙玲的不只一个人。
孙玲曾问面试过自己的一位谷歌负责人——
比我优秀的人很多,你为什么会选择我?
负责人说,孙玲有三个特点让人印象深刻——
第一:自学能力强;
第二:接受反馈的速度快;
第三: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能够先把问题捋清楚。
一个善良、真实的普通人
孙玲在网上成为话题后,身上被赋予了很多标签。
遇言姐更喜欢孙玲自己对自己的评价——
一个善良、真实的普通人。
她会把自己失业的事,直白地写在公众号里,从来不在意立什么成功逆袭的人设。
她会在采访中说,自己答应爸爸和哥哥给家里买一个房子,完全没去想会触到原生家庭的痛点。
记者让孙玲用英语介绍下自己,她就大大方方地用l、n不分的湖南口音对着镜头讲了一段,完全没有胆怯,不怕招致嘲笑。
即便是出现在镜头中,她也没有化妆的习惯,毛糙的长发黏在前额,仍然是个淳朴的妹子。
年入10万+美元的她仍然过着朴素的生活。
她租住了一个房间,写字台距离床沿1.5米。
床旁边的一小块空地她用来健身。
她说,从流水线女工到高盛程序员,我都是一个打工人,一个老油条打工人,一直都在谋生,没有什么成就。
她说,我不知道父亲是否为我感到骄傲,我可能是有一点出息,但父亲更希望我能够成家,希望我有一个平凡的家庭,但是我没能做到。
这样的孙玲,真实、善良。
她的人生是一场真实的打怪进阶,让人在佩服之余忍不住检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