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文学,男,1952年11月2日生于云南普洱,笔名阿存,哈尼族。1975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历任教师、杂志编辑、思茅作协副主席、昆明市作协副主席、昆明市政协常委、云南省作家协会理事,昆明市文联原兼职副主席、文学院院长、开明文学院院长、昆明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等职。自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0年当选昆明市作协副主席。
先后在《人民文学》、《收获》、《中国作家》、《当代》、《十月》、《钟山》、《民族文学》、《小说》、《小说家》、《大家》、《边疆文学》等刊物上发表了中长篇小说。
有长篇小说《聂耳》、《兽灵》、《碧洛雪山》、《众神隐退》、《远方的峡谷》、《望天树》、《悲怆之城》、《黑蟒桥》;报告文学集《怀金孕宝的群山》、《拉祜县长》、《傣族名将》、《家国沧桑》;中短篇小说集《兽之谷》、《鹰之谷》、《神秘的黑森林》等23部作品行世。
短篇小说《兽之谷》获中国作家协会、国家民委共同颁发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骏马奖);中篇小说《神秘的黑森林》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骏马奖)。1994年获中华文学基金会颁发的“庄重文文学奖”;2000年《聂耳》获云南省政府奖,2006年获云南省“四个一批”艺术贡献奖,云南省“德艺双馨”奖,云南省精品工程奖等。
长篇小说《碧洛雪山》《望天树》被翻译成西班牙语、英文出版发行。《碧洛雪山》被美国国家图书馆收藏,是当代中国作家在海外传播和影响比较广泛的作家之一。
编剧作品拍摄电影5部、电视连续剧1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作品《碧洛雪山》、《阿佤山》、《撒花坡》分别在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台湾第47届金马奖、澳大利亚悉尼国际电影节、美国旧金山中美国际电影节和埃及、伊朗国际黎明电影节、英国伦敦第5届万象电影节、中国第1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等国内外电影节上获得28项大奖。
生前多次应邀到古巴、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印度、智利、阿根廷、土耳其等国进行文化交流和讲学活动,参加过国际上多个有名的文学节和读书节。近两年来,相继在《中国作家》发表的《哨声嘹亮》(2018年第5期)《众神隐退》(2020年第3期)都格外引人瞩目。前者获《作品与争鸣》(2018年第8期转载)。
2022年11月3日,因病医治无效,在昆明逝世,享年70岁。
中文名 | 存文学 | 出生日期 | 1952年11月2日 |
---|---|---|---|
笔 名 | 阿存 | 逝世日期 | 2022年11月3日 |
性 别 | 男 | 享 年 | 70岁 |
国 籍 | 中国 | 毕业院校 | 云南大学中文系 |
民 族 | 哈尼族 | 职 业 | 作家、文学编剧 |
出生地 | 云南普洱 | 职 称 | 国家一级作家 |
作品列表
长篇小说 | |
---|---|
长篇小说 | |
长篇小说 | |
长篇小说 | |
《远方的峡谷》 | 长篇小说 |
长篇小说 | |
长篇小说 | |
《怀金孕宝的群山》 | 报告文学集 |
《拉祜县长》 | 报告文学集 |
《家国沧桑》 | 报告文学集 |
《兽之谷》 | 中短篇小说集 |
《鹰之谷》 | 中短篇小说集 |
《神秘的黑森林》 | 中短篇小说集 |
荣获奖项
中篇小说《神秘的黑森林》获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文学奖。 |
中短篇小说集《兽之谷》获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文学奖(骏马奖)。 |
2000年《聂耳》获云南省政府奖。 |
1994年获中华文学基金会颁发的“庄重文文学奖”。 |
2000年《聂耳》获云南省政府奖。 |
2006年,获云南省“四个一批”艺术贡献奖,云南省“德艺双馨”奖,云南省精品工程奖等。 |
部分相关链接
13、【经纬百家·360】李国庆:斯人虽逝 文彩永存——深切缅怀存文学先生
17、朱 镛 | 时间的长河——存文学长篇小说《众神隐退》
19、【修文读书会】第13期下篇——存文学《碧洛雪山》中的生命意识探寻
缅怀存老
作者:任远
2022年11月8日深夜—9日
敬写于云南普洱边城
爱在文学,志在文学;
生于尘土,归于尘土。
这是第23个中国记者节
宁静的夜
也是一个让我们所有人
倍觉沉重的夜晚
今夜,为我们敬仰的前辈
为我们挚爱的领路人,
送行。
回来吧,存老
回来到您的普洱
回来到您的家乡
他乡也有朋友
普洱更多温馨
他乡没有烈酒
普洱最是养人
存文学老师是从普洱走出去的前辈和大家,也是一位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名家。他一生热爱家乡,用一支如椽大笔为边疆少数民族深情歌唱,为普洱文化、云南文化和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做出过巨大贡献。
四十余载情义
痴情最是马老
我们都是追梦者
你们都是引路人
说不尽的悲伤,悲凉
道不尽的悲戚,悲怆
进入冬季,天
一天比一天冷了
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
而今,又倒下去一颗
……
我们都害怕听到这样的消息
但我,不能不来
黄河研墨封祖和
众神隐退存文学
这该是怎样的
惺惺相惜
这又该是怎样的
云天高谊
音容笑貌宛在
此刻已隔阴阳
斯人已去
高风长留
文朋诗友们的追忆之①
文朋诗友们的追忆之②
山水哪知人间恨
普洱同道最相惜
深情的追忆
一生坦荡真本色
一生无悔赤子心
亲人深情的诉说
告诉你,告诉我
告诉我们
一个我们曾经以为
那么熟悉、那么真实,
而又
那么陌生的
存老
文朋诗友们的追忆之③
文朋诗友们的追忆之④
脸上挂着笑
心里藏着泪
此后故人何处觅
普洱总有万年情
爬过山,淌过河
经过风,历过雨
我们都早已过了
不再轻易流泪的
年龄
但现场的分享
还是让多少坚定的人
止不住的
就落下泪来
我们的心
一次又一次的
都被
淋
湿
了
一生高谊堪师友
一天数泪有子空
诗人激情四射的浪漫与豪情
在这样的场合里
化为婉转
化为低沉
化为肝肠寸断的
脉脉
深情
爱国爱乡,著作等身
这是存老的部分作品
生命虽然熄灭
精神终将传承
幸好有朋友们的珍藏
为我们留下一份
永恒的记忆
留下一份
永远的遗产
一曲阿黄
声嘶力竭,百转千回
愁肠百结,地动山摇
这是存老
留给人间的绝唱
当彩色照片,被换成黑白照片
当我们因为这个会议,而聚到一起
人间再无存文学
而文学
必将永存于这苍茫的
人间
高山仰止,彪炳千秋
众神隐退,您亦归隐
是一语成谶,还是必然的宿命
这是存老最后出版的作品
这个拍摄视角,留给人间
无限的遐思
无尽的想念
千里万里,高山流水
今夜
普洱的这一轮明月
是这样的纯洁
这样的圆满
可这人间呵,存老
与您的朋友、亲人
与您的同道和后辈
我们,却再也没有
把酒言欢、相逢团圆的
机缘
“君乘仙鹤浮宵汉
遗憾人生未了情”
缅怀存老
——写在存文学老师追思会上
在这座茶香四溢的边城
几十年的秋雨,春风
几十年的雨露,阳光
在您的关爱、引领之下
在您的照耀、庇护之下
许多弱不禁风的幼苗,渐次成长
许多曾经暗淡的星星,发出自己的
光亮
他们,是敬仰您的学生
是追随您多年的同道
他们,是厚爱我的老师
也是我一生相惜的朋友
一个异乡漂泊的游子
一颗从鄂西飘落滇南的种子
十多年来,任远
自始至终,一直被质朴厚道的普洱
深情的呵护
深深的温暖
——但我却没有更多的福气
和更多的机缘
沐浴您的恩泽
聆听您的教诲
留在记忆里的,永远都是
普洱学院大礼堂里,座无虚席
那一堂激情飞扬的课
谈笑风生,激扬文字
给我们阐述:文学的力量
立冬后的初夜
空气有些凝重
还有今夜的月亮
也多少有些特别
11月8日,这个本属于文化人的节日
离别已经五天了,存老
请原谅我,原谅我们
以这样的方式,为您送行
大地有些清冷
夜,暗了下来
这个人间,虽然再无一个响亮的名字
但这个名字,还有我们挚爱的文学
必将永存,并且继续
长长久久的
温暖人间
(任远,2022年11月8日深夜—9日敬写于云南普洱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