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红,食品科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注册营养师。“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自媒体作者。
社会兼职和学术团体资格: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理事;中国营养学会食物与烹饪营养分会副主委;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老年营养与食品分会副主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委员;健康教育与促进协会营养素养分会副主委,健康传播分会常委;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
教学和研究:教授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食物血糖反应、烹调加工对食物营养健康价值的影响、营养环境评价等。主编教材6本,参编教材12本,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科技论文135篇(其中SCI和EI文章35篇)。出版食品营养科普书籍26本,撰写食品科普文章被报刊杂志转载超过6000篇。
中文名 | 范志红 | 任职单位 |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
---|---|---|---|
性 别 | 女 | ||
国 籍 | 中国 | 代表作品 | 《食品营养学》 |
出生日期 | 1966年12月 | 《营养学》 | |
毕业院校 | 北京农业大学 | 《食品化学》 | |
职 称 | 副教授 | 公众号 | 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 |
主要成就 | 中国食品科技协会营养支持委员会理事 |
人物经历
1983年考入北京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植物生理生化专业,1987年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北京农业大学食品系,1990年获硕士学位。
1990年留校工作,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任副教授,现为食品科学博士生导师。
2022年2月14日,参加CCTV-17《田园灯谜大会》直播。
代表著作
副主编、参编《食品营养学》、《营养学》 、《食品化学》、《中国营养科学全书.食物营养价值卷》等10本食品营养方面的教材和专著。
出版《减肥与体重控制》、《营养圣经》等3本译著。
《点食成金》、《健康从原生态开始》、《给孩子最好的食物》《让家人吃出健康:自己打造食品安全小环境》等15本食品营养科普著作。
科普活动
先后给40多家报刊杂志撰写食品营养方面的文章600多篇,《健康时报》、《生命时报》、《保健时报》、《北京青年报》、 《法制晚报》等十多家报刊杂志的特约专家作者或专栏作者。在“健康北京”、“健康生活”、“健康之路”、“快乐健身一箩筐”、“健康一身轻”、“万家灯火”等全国多个健康类电视栏目作为主讲嘉宾出镜近二百集。
研究方向
营养食品的开发,食品保健功能因子的提取、利用和效应,食物营养及安全性与栽培、储藏、加工因素的关系。
出版图书
教学工作
1991年以来先后教授《食品与营养》、《食品化学》、《公共营养学》、《食品科学专业英语》等课程,1998年主讲中央电大《食品营养学》课程。
人物言论
2013年6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指出,按我国相关立法,若产品的主要原料中含转基因成分,应当在包装上加以注明,如果消费者不想购买转基因食品,一定要认真阅读食品标签,如买大豆油时,往往会看到小字标注“原料是转基因大豆”。但若加工食品中含有转基因产品配料,却没有规定必须注明。
2015年3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指出,经过安全性评价之后上市的转基因食品本身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目前并未发现转基因的大豆油含有什么毒性物质,也没有发现它有特殊的害处。
范志红表示,二十年来的研究已经证实,转基因食品对人并没有明显毒性,人们不必把它看成洪水猛兽。
2020年9月,关于“营养补充剂到底要不要吃”,范志红指出,要在分析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做决定,而且补充数量要合理,大剂量摄入营养补充剂的时间不要太长。范志红说:“目前还有很多人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未必能保证‘日常从天然食物中能获得充足营养素’,可能在短期之内,还是需要注意补充某些营养素的。”
获得荣誉
1995年获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996年获霍英东基金教学三等奖,1999年被评为农大第一届优秀教师。
范志红为第6届首都十大教育新闻人物。
人物风采
相关链接
6、范志红当选首都十大教育新闻人物.中国农业大学新网网.2015-03-10
8、范志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2012-05-17
9、专家教你如何识别食品是转基因食品.新浪网.2013-06-26
10、范志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2012-05-17
11、范志红:转基因食品不是洪水猛兽.中国经济网.2015-03-31
12、专家指出:微量元素还是“食补”最靠谱.人民网.2020-09-10
13、范志红:转基因食品不是洪水猛兽.中国经济网.2015-03-31
16、营养学专家范志红:脱贫后须加强对农村营养健康教育-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