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庸(中国台湾当代漫画家)

人物经历 画家    2116
2025年02月02日
⛔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朱德庸,1960年4月16日出生于中国台北,祖籍江苏太仓,中国台湾当代漫画家,其主要漫画作品有《醋溜族》《双响炮》《涩女郎》《绝对小孩》《关于上班这件事》《大家都有病》等。


  朱德庸于1985年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现世新大学),同年,创作作品《双响炮》并连载于《中国时报》;1987年,出版作品《双响炮1》,并获得中国台湾国立编译馆优良漫画奖;1993年,发表作品《涩女郎》;1994年,创作著作权代表卡通人物“著作权先生”,作品《涩女郎》获得金鼎奖,受邀赴香港书展发表演讲;1998年7月,在《工商时报》发表描写上班族之新专栏“关于上班这件事”;2000年,为中国台北市设计防治青少年犯罪之公益漫画手册《2000少年超biang手记》;2001年3月,在《中国时报》发表新专栏《绝对小孩》;2002年1月,作品《摇摆涩女郎》在中国出版,4月,在《三联生活周刊》开设“涩女郎”漫画专栏;2007年,创作作品《绝对小孩》;2009年,创作作品《绝对小孩2》;2010年,创作作品《众人之间独享自我》;2011年,创作作品《大家都有病》;2020年,修订版《什么事都在发生》《关于上班这件事》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文名

朱德庸

职 业

漫画家

国 籍

中国

代表作品

《醋溜族》

出生地

中国台北


《双响炮》

出生日期

1960年4月16日


《涩女郎》

祖 籍

江苏太仓

微博相册

搜狗图片

毕业院校

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

头条图片

简介照片视频








人物经历

  

  1960年,朱德庸出生于中国台北。

  

  1983年,获得《民生报》漫画擂台赛佳作;同年,入伍服役。

  

  1985年,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现世新大学);同年,创作作品《双响炮》并连载于《中国时报》。

  

  1987年,出版作品《双响炮1》,并获得中国台湾国立编译馆优良漫画奖。

  

  1989年,出版作品《双响炮2》。

  

  1990年,作品《醋溜族》发表于《中国时报》。

  

  1992年,英文版作品《双响炮》《醋溜族》系列于欧亚地区发行。

  

  1993年,发表作品《涩女郎》漫画,另创作“禁烟小子徐则林”公益卡通人物。

  

  1994年,创作著作权代表卡通人物“著作权先生”,作品《涩女郎》获得金鼎奖,受邀赴香港书展发表演讲。  

  

  1995年,入选金石堂年度十大畅销男作家,在《High》发表作品《滚月族》;获评为《Witty World》“当代最佳评论家”之一。

  

  1996年1月,入选金石堂年度十大畅销男作家,另创作“著作权先生”第二波二支公益卡通,先后受邀赴新加坡书展与马来西亚巡回演讲,受邀赴美国洛杉矶举办主题书展与讲座。

  

  1997年,受邀创作系列恐龙卡通吉祥物产品设计,为新加坡“大世界”卖场再度设计立体造型卡通雕塑,为“7-11”便利商店系统及法鼓山基金会设计“大智慧过生活”公益手册。

  

  1998年7月,在《工商时报》发表描写上班族之新专栏“关于上班这件事”;9月,在《中国时报》发表描写新新人类婚姻之专栏“结婚Always”,应中国台北市政府之邀设计《反绑架手册》。

  

  1999年,开始创作《绝对小孩》;1月,在《PC.office》发表新专栏“Good Morning脑死族”;3月,大陆版《现代风情朱德庸都市漫画系列》出版发行;10月,为中国台湾“9·21震灾”设计公益《人心重建安心手册》及公车广告宣导心灵重建之漫画制作。

  

  2000年,为中国台北市设计防治青少年犯罪之公益漫画手册《2000少年超biang手记》;1月,大陆版《粉红涩女郎》发行;2月,受邀作为嘉宾专程参加中央电视台大型三八特别节目;11月,受邀参加联想电脑公司在清华大学举办的“成功人士校园行”专题讲座活动;12月,被《精品购物指南》评为“最受欢迎的人”。

  

  2001年1月,在《时尚》开设“朱德庸的目光”专栏;2月,在《家庭》开设“双响炮”专栏;3月,在《中国时报》发表新专栏《绝对小孩》;4月,在《精品购物指南》开设“关于上班这件事”专栏;8月,与金庸、罗大佑、琼瑶、痞子蔡、三毛、王朔、张爱玲一同被《北京青年报》列为“校园爱情八大导师”;9月,在《申江服务导报》开设“涩女郎”专栏;10月,推出“网游神”漫画笔记书《GOOD MORNING上网族》。

  

  2002年1月,作品《摇摆涩女郎》在中国出版;4月,在《三联生活周刊》开设“涩女郎”漫画专栏;6月,在《新周刊》开设“绝对小孩”漫画专栏;7月,在《青年视觉》开设漫画专栏。

  

  2007年,创作作品《绝对小孩》。

  

  2009年,创作作品《绝对小孩2》。

  

  2010年,创作作品《众人之间独享自我》。

  

  2011年,创作作品《大家都有病》。

  

  2019年,在南京参加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暨首届全球苏商大会。

  

  2020年,修订版《什么事都在发生》《关于上班这件事》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2024年,朱德庸带来的《一个人的人生未爆弹》,书中首次提出“未爆弹”概念,借此观察现代你我人生的种种面相,包含180则手写、手绘情境。这次的新书简体版,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北京贝贝特出版发行。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朱德庸的父亲是江苏太仓人,母亲是江苏镇江人,朱德庸最初对于家乡的记忆是模糊而抽象的。小时候常在书本上读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也常听父亲讲家乡江苏太仓的故事。爱画画的父亲,还经常描绘家乡题材的国画作品。朱德庸与漫画的缘分,来自他的父亲。朱德庸的父亲年轻时也喜欢画画,他十五六岁离开家乡太仓,去了南洋。在马来西亚槟城待了没几年,抗战就开始了,他就在那里画抗战漫画。遗憾的是,在当时的主流观点看来,画画是不务正业,于是后来朱德庸的父亲放弃画画。但令他欣喜的是,几十年后,儿子朱德庸达成了他青年时代的梦想。似乎是无意当中成了漫画家,似乎是父亲的绘画基因流进了儿子的血管。但其实回想起来,父亲给予的是实实在在的帮助。


  婚姻家庭


  朱德庸的妻子的名字是冯曼伦,两人相识于1988年,冯曼伦曾任中国台湾《联合报》缤纷版主编,两人育有一个儿子朱重威。









主要作品

  

  1999年,《寂寞涩女郎》 ,现代出版社

  

  2000年,《朱德庸谈男女》 ,海南出版社

  

  2007年,《涩女郎之天真妹》 ,现代出版社

  

  2007年,《醋溜城市》 ,现代出版社

  

  2007年,《泡沫醋溜族》 ,现代出版社

  

  2007年,《溜溜醋溜族》 ,现代出版社

  

  2007年,《再见双响炮》 ,现代出版社

  

  2009年,《醋溜CITY》 ,现代出版社

  

  2009年,《醋溜族2》 ,现代出版社

  

  2009年,《醋溜族3》 ,现代出版社

  

  2010年,《醋溜族青春酷活版2》 ,现代出版社

  

  2013年,《关于上班这件事》 ,现代出版社

  

  2013年,《什么事都在发生》 ,现代出版社

  

  2020年,《什么事都在发生(修订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年,《关于上班这件事(修订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甜心涩女郎》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粉红涩女郎》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亲爱涩女郎》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年,《一个人的人生未爆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创作特点


  艺术综述

  

  朱德庸擅长系列漫画创作,人物形象夸张、性格鲜明,对比效果强烈,对话巧妙。朱德庸以生活化的情节,巧妙的转接关系追求必然中的偶然结果,为读者制造难以预料的幽默效果。还善于将生活情景强化,大喜大悲大叫大跳,用夸张的造型、动作大开玩笑,他的段子有明显的时尚性、流行性,符合当时的文化思潮。

  

  朱德庸的漫画有着后现代风格,西装、领带、高跟鞋、“朋克”发型,构成了他夸张、简洁的画风。在朱德庸的笔下,西化的人物造型中又透着中国化的举止和神态。多年来,朱德庸一直在中国国外最流行的四格漫画中寻找着中西融合。有人说,漫画是笑的艺术,而朱德庸追寻融合的平衡点就是幽默。

  

  所有的这一切,都被朱德庸内化到笔端,以漫画的方式呈现。在他看来,漫画带给他的幽默,和他赋予漫画的想象力,可以打破一切束缚。在漫画的世界里,他最关心的是做好自己,“人就只有一次,不要太在意可以留下什么。把这一世过好,然后能够关心到你真正关心的人,我觉得那就够了。”

  

  艺术风格


  朱德庸的作品是以四格漫画的形式描绘都市生活和饮食男女,从上班下班,婚姻爱情、人际关系等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平凡琐事中挖掘笑料,揭示和讽刺现代生活中的才干世相。这种风格并非“以笔作投枪”的兵戎相见和“板着面孔说教”的义正词严,而是用一种轻松平淡的笔法,使人感受到幽默之下对人生世态的更多理解。

  

  朱德庸作品中卡通造型形象也简洁概括,线条随意稚拙人物造型小头、长长的脖子、袋子般的身体显得夸张而滑稽。人物在面部特征和表情上变化不大,动态变化也较少人物角色的性格与身份定位主要通过整体体态造型、服饰、发饰来体现。如《涩女郎》中的四个女人:万人迷、结婚狂、男人婆、天真妹,《关于上班这件事》中的员工和老板等,每个形象的迥异特征和身份个性令人一目了然。作品的幽默也是一目了然的,没有复杂的情节和场景,往往是展示两个人在一起交谈的场面,对话也简单而平淡,但笑料和噱头会在最后一格爆出,将讽刺的含义揭开,出人意料地使人发笑这也正是朱德庸作品的风格和巧妙之所在。

  

  艺术元素

  

  在朱德庸看来,漫画的技法是最不重要的。技法本身就是一种形式,它限制了作者,当作者要画一个人他必须要那样的时候,那就没有想象力了。漫画是最自由的,是完全没有任何限制,是打破一切的。很多漫画作品其实人不像人的,人的五官都是变形的,然后人的身体的比例都完全是变形的。漫画之所以最自由,就是它能够让猫讲话、让狗讲话、让一朵花讲话,鱼也可以讲话。漫画最重要的其实是它的内涵。

  

  在朱德庸的作品里,有被病态婚姻捆绑的大人,有被成人世界摧毁的小孩,有这个时代的不堪和束缚。有个体,也有众生百态。但即使是凌乱的现实,在他的笔下也没有一丝戾气,反而让人有一种被理解的暖意。

  

  作品《大家都有病》

  

  作品《大家都有病》,朱德庸没有特定的主角,他把各种人、各种行为都画进作品,“自杀三兄弟”每天为各种理由自杀;“焦虑二人组”是一对夫妻,每天有烦恼不完的事;“OK绷人”全身几乎贴满了创可贴,是个身心都很容易受伤的人;“狂买症”女子酷爱在商场里“血拼”,用铁链都拴不住;此外还有门童、理发师、保镖、心理医生等各种不同职业的人,天天都在上演各种荒谬戏剧。整本书如同一面没有边沿的镜子,映照着这个时代的方方面面。总而言之,你有病,我有病,他有病。掩卷沉思,你会不由自主记起扉页上的那句话:“是我们每个人那颗受伤的心病了?还是这整个时代病了?”

  

  朱德庸在用幽默给这个时代把脉。我们碰上的刚好是一个物质最丰硕而精神最贫瘠的时代,每个人从小就被告知,要好好学习,努力奋斗,要取得成功。“成功”成为了心灵的陷阱,似乎每个人肩膀上都要背负什么重大的使命。人们都在为一种不可预见的“幸福”奋斗着。但所谓的幸福,却早已被商业稀释而单一化了。

  

  “这是一个只有人教导我们如何成功,却没有人教导我们如何保有自我的世界。”就是基于这样一种对现代社会及现代人生存状况的思考,朱德庸在刻画种种病态时,流露出了格外悲悯的情怀。观者也会跟随着他的笔尖,更加看清自己。比如“自杀三兄弟”,他们可以不停地跳楼,可以不停地为很多事情反悔,而跳楼就意味着可以重新再来。

  

  “到了一个阶段的时候,我们应该让自己停下来喘口气,不要被欲望赶着走,要简单下来、慢下来。中国人应该过得更好,而不是选择去做一个富有的神经病。”朱德庸说。这无疑是他给这个时代开出的“处方”。









获奖记录


  1987年,《双响炮1》 ,中国台湾国立编译馆优良漫画奖

    

  1994,《涩女郎》,金鼎奖









人物评价


  “朱德庸是广大读者心目中的‘大咖’级漫画家。而日常生活中的朱德庸崇尚简单,在他看来,绘画与艺术就应该是纯粹的,自由的。”(《新华日报·交汇点》评)


  “他(朱德庸),四格漫画里充满了机智幽默,方寸之间,挥洒自如;他,‘挖苦’众生百态,却被许多人封为知己;他,却自称是一个很闷的人,幽默仅仅是自己一个的特长;他,也被人们封号为‘爱情先知’‘城市先知’。”(《沈阳晚报》评)


  “朱德庸这三个字,早已是漫画界中殿堂上的名字。”(作家红胶囊评)









人物风采


简介照片视频 ▲










相关链接


1、朱德庸(中国台湾当代漫画家)-百度百科


2、朱德庸(中国台湾当代漫画家)-搜狗百科


3、朱德庸(中国台湾当代漫画家)-抖音百科


4、朱德庸的微博


5、朱德庸-百度搜索


6、朱德庸-搜狗搜索


7、朱德庸-头条搜索


8、朱德庸:真实地活着,你的世界由你决定.凤凰卫视百家号


9、乡贤看江苏 奋进现代化|朱德庸:只要邀请我,无论多少次,我都会来!.新华报业网


10、朱德庸:人生就是生老病死和幽默.中国作家网


11、专访朱德庸:我在台北过着太仓的生活.台海网


12、朱德庸:大家都有病.新浪网


13、朱德庸真正的绝对小孩.新浪网


14、朱德庸X马良:只有童年的你可以拯救未来的你.上观新闻


15、朱德庸 小世界大世界3.央视网


16、朱德庸:飓风中心的“绝对小孩”.光明网


17、朱德庸不完全档案.新浪网


18、朱德庸 小世界大世界1.央视网


19、朱德庸 小世界大世界2.央视网


20、岁月如歌·经典音乐时间丨朱德庸·幽默工匠.贵州网络广播电视台


21、校史与沿革.世新大学


22、王蕾,黄淼编著. 动漫游戏基础概论[M]. 北京:海洋出


23、朱德庸作品. 涩女郎 2[M]. 北京:现代出


24、房晓溪主编. 动漫角色设计[M]. 北京:印刷工业出


25、朱德庸:幽默是一种慈悲.新华网


26、一个人的人生未爆弹.当当图书.2024-11-02


27、6年后回归大众视线,朱德庸带着《一个人的人生未爆弹》来


28、朱德庸:孩子真正的兴趣,不需要刻意的培养-2025


朱德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