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丰(中文版《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评介日本第一人)

人物经历 作家    1876
2025年04月15日
⛔ 转载请注明出处

  蒋丰,著名旅日社评作家。北京大学历史系客座研究员。采访过5名前日本首相、60多名日本国会议员,被称为“评介日本第一人”,七大电视台嘉宾。1959年6月20日出生于北京。1983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1988年赴日本留学,1994年获得九州大学硕士学位。在日生活26年。现任中文版《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日文版《人民日报海外版》日刊总编辑。先后获得《中国青年》杂志重要贡献奖、名家奉献奖。




中文名

蒋丰

最高学历

研究生

性 别

职 业

作家、编辑

民 族

汉族

职 位

《日本新华侨报》主编

出生地

北京

视频号

蒋丰带你看日本

出生日期

1959年6月20日

微 博

百度图片

毕业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


搜狗图片


日本九州大学


头条图片

任职机构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和《日本华侨报》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蒋丰1959年6月20日出生于北京。1983年,蒋丰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88年,蒋丰赴日本留学。1994年,蒋丰获得日本九州大学大学院硕士学位。1988年至1999年,蒋丰到《留学生新闻》工作,之后创办了《日本新华侨报》,同时与许多留学生读完硕士、博士,在日本就职一样,经历了从留学生到新华侨的转变,开始面临职场、邻居、生活的问题。

  

  事业经历

  

  1999年起,蒋丰担任《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同时任《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总编辑等。2009年以来,蒋丰撰写“日本天天‘蒋’”博文,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不同角度介绍日本,在新浪博客点击率已经超过1.1亿。2010年9月7日,蒋丰将做客中国新闻网,详细介绍日本社会新华侨华人的情况。2011年6月30日,蒋丰应日本研究所邀请,在日本所会议室就“3.11后的日本”做了专场学术演讲。

  

  2014年12月8日,蒋丰在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作题为“问道甲午中日战争120年”的报告。2015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题为《变化中的中日两国和变化中的中日关系》的报告。2016年11月3日,蒋丰作主题为“当前我国周边的热点问题”的报告会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绣大厅举行;同年,蒋丰在青岛农业大学作题为《变化中的中日两国与变化中的中日关系》的报告。2018年10月,蒋丰接受新闻晨报的采访,并阐述了中日关系“四十而不惑”的观点。2019年,蒋丰出版《日本的细节》,介绍日本的城市、居住、工业制造、公共服务等内容。2020年,蒋丰撰写头条文章《阻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引发中日关系正向变动》,在日本受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后还专门做客央视4套“今日亚洲”节目,正面介绍日本疫情进展。2023年,蒋丰等人到如东县考察,并感受如东的历史、风土人情和发展成就。2024年9月30日,蒋丰出席了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与《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签署合作协议的签约仪式。









社会任职

  

  南京大学华智全球治理研究院亚洲研究中心 主任

  

  北京大学 客座教授

  

  天津外国语大学 客座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学院 客座教授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客座教授

  

  深圳市海外交流协会 海外理事

  

  安徽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海外委员

  

  江苏省海外交流协会 常务副会长









获得荣誉


  评介日本第一人


  2013《中国青年》杂志重要贡献奖


  2023 名家奉献奖









社会活动


  2015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题为《变化中的中日两国和变化中的中日关系》的报告。


  2016年,在青岛农业大学作题为《变化中的中日两国与变化中的中日关系》的报告。









人物观点


  2014年12月,关于中日局势,蒋丰认为,现在中国和日本处于一个两强并存的局面。他说:“我认为这种两强并存的局面最终会形成一强对两强的格局:中国渐渐强大,但是中国所面对的不只是日本,而是日美军事同盟,是日本和美国的结合。中日关系并不是单纯的双边关系,而是中、日、美三方的关系。中国要改变当前的局势,仍需时日。”中国和日本都把自己的发展方向定位在海洋,分别提出成为“海洋大国”和“海洋强国”,而中国与日本的争端也主要在于海洋权益的争夺。蒋丰认为海洋权益之争会长期存在于中日之间,但是他对此并不悲观,“智慧总比办法多,两国人民都不希望由于海洋权益的争夺而引发战争,总能通过智慧,找到一种办法、一种大战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2016年11月1日,蒋丰作客求思得论坛,并认定中日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不大,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日关系的四个条约是中日关系的压舱石,其中明确规定,中日两国不再用战争解决问题。另外,回避战争也是大国能力的体现。中国需要回避战争,中国需要发展的时间,中国需要综合实力的积累,直至能够与日美同盟进行平等对话。在谈及中国何以走向一个强国的路径选择时,他认为:与其做过多的揣测,不如增强每一个人的实力,如果每一个中国人足够强大,那么国家就足够强大。每一个人的提高带来国家的综合实力强大,国家的强大,在处理中日关系时更加有自信。


  2023年12月14日,蒋丰教授做客明德讲坛,以《从百年未遇国际格局巨变看中国青年的作为》为题,从“国际、国内、青年”三个维度,深刻分析了当前国际局势,阐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的中国作为与青年担当。他针对国际变局提出了三个关键词:风高浪平、变乱交织、百年未有,深入剖析了中美关系、中越关系、中日关系,强调了外交独立性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性。面对国际变局时,蒋丰呼吁师生保持冷静,避免煽情与仇恨情绪,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判断能力及实力。同时他认为,只有保持外交的独立性,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才能站得更高,而拥有国际话语权,意味着更大的影响力。因此,应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提升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话语权。









个人生活


  “在日本生活多年,多少受一些日本文化的影响,不管是服装、礼仪还是语言表达。像服装,其实亚洲国家不大穿西服,但日本人很讲究场合这个词,如不穿西服、不打领带,说明今天是很随便的一天。”穿梭在两种文化之间,蒋丰对日本、日本文化、中日关系有着超乎常人的理性认知。









人物评价


  蒋丰是一位深谙中日文化、学识丰富的学者,他在凤凰卫视、深圳卫视等多家电视台担任评论员,就中日关系及相关事件发表敏锐而立场明确的观点。(共青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委员会评)


  蒋丰精通中日文化,学识渊博,活跃于凤凰卫视、深圳卫视等电视台,出席点评中日关系以及相关事件。他的思维敏锐,意见立场分明。(人民网评)









相关链接


1、蒋丰(旅日社评作家)-百度百科


2、蒋丰-搜狗百科


3、蒋丰(中文版《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抖音百科


4、蒋丰-百度搜索


5、蒋丰-搜狗搜索


6、蒋丰-搜狗微信


7、蒋丰-头条搜索


最近更新 2025年04月16日
蒋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