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克文,男,1982年生于湖南邵阳,自媒体人,毕业于湖南水利水电学校,“卢克文工作室”作者。截至2025年4月,卢克文全网粉丝数超三千万。其中,微信公众号粉丝约450万,今日头条粉丝约690万,抖音粉丝约800万,快手粉丝约200万,新浪微博粉丝约180万。
2009年,任职电商部门负责人,后辞职创业。卢克文花费一年时间创作过一部武侠小说。2018年12月,创立卢克文工作室。2018年12月15日,发表第一篇文章《为什么欧美要狙击华为?》。2019年2月25日,写作第70天后,《中国国运三十年》成为第一篇破10万+的文章。同年3月24日,发表《文在寅的复仇》爆红,单篇文章收获粉丝30万+,成为卢克文的第一篇出圈作品。8月,《走向存量残杀的危险世界》一文再次出圈。11月,在亲身经历香港大游行后,写出《香港问题与世界真相》,两天内达到千万阅读量。《香港问题与世界真相》让公众号“卢克文工作室”收获1000W+阅读量,在看人数高达16万+。2020年6月,出版第一本作品集《卢克文作品二〇二〇》。2021年6月,决定创作《万里江山图》系列,对全国各个省区进行调研和考察,介绍每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工业化进程。截至2024年3月,已写过安徽、江苏等多个省份。2024年6月15日,由华文出版社、卢克文工作室和北京图书大厦共同主办的“《燃烧1864》读者见面会”在北京图书大厦举办。
卢克文作品的语言通俗易懂、接近口语,广为网民所好;文章内容领域广,涵盖军事、历史、政治、经济等多个专业领域。
中文名 | 卢克文 | 职 业 | 自媒体人 |
---|---|---|---|
性 别 | 男 | 内容领域 | 财经、时政等 |
国 籍 | 中国 | 网络名称 | 卢克文工作室 |
民 族 | 汉族 | 代表作品 | 为什么欧美要狙击华为? |
出生地 | 湖南省邵阳市 | 公众号/视频号 | |
出生日期 | 1982年 | ||
毕业院校 | 湖南水利水电学校(现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 ||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82年,卢克文出生于湖南邵阳农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10岁之后,卢克文离开了农村。
1997年,毕业于邵阳市昭陵中学,因家庭经济困难放弃读高中,以628分的成绩考入湖南水利水电学校(现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18岁那年,卢克文从湖南水利水电学校中专毕业,离开湖南到广东打工。
工作经历
卢克文的第一份工作是流水线上的工人,月收入1200-1500元。干了四年流水线工人后,因为自学了软件,2004年,卢克文坐进了办公室,在一个小公司从普通职员做到企划部经理。2009年,电子商务兴起,卢克文主动找老板申请去做电子商务,从企划部经理转成电子商务经理。
2014开始,卢克文开始做淘宝讲师,接这份工作主要是为了积累人脉,为日后创业做准备。
2015年前后,他经历了多次创业失败。第一次尝试是在淘宝卖女装,但无论选什么款式都滞销。直到2015年后的一次创业,他终于取得成功,至少实现了衣食无忧。
自媒体经历
2017年,卢克文开始出国旅游、爬山等。这期间,他也经常在朋友圈发一些自己对时政问题的评论,朋友圈里很多所谓高阶层、高收入人群喜欢看我写的评论,怂恿他开公号。当他把深圳周边所有的山都爬过了,开始感到无尽空虚,想要干点什么。他发了一条朋友圈:有谁希望看到我开些国际政治评论的微信公号?收获了超过1000个赞。
2018年12月,卢克文创立卢克文工作室。同年12月15日,他以卢克文工作室名义发表第一篇文章《为什么欧美要狙击华为?》。
2019年3月,“卢克文工作室”的公众号正式上线。 同年3月24日,卢克文发表《文在寅的复仇》爆红,单篇文章收获粉丝30万+,成为卢克文的第一篇出圈作品,吸粉20万。3月31日,卢克文在微信公众号发表《中国国运三十年》,成为第一篇破10万+的文章。随后,各平台的舆论上对卢克文的作品却存在部分争议。自2019年5月起,便有“讨卢之声”零星泛起。
2019年8月14日,卢克文发表文章《走向存量残杀的危险世界》,一文再次出圈。11月13日,在亲身经历香港大游行后,写出《香港问题与世界真相》,两天内达到千万阅读量。截至2019年12月10日,《香港问题与世界真相》让公众号“卢克文工作室”收获超过1000万阅读量,在看人数超过16万。
2020年,新宁县脐橙丰收但外销受阻。面对家乡农产品滞销困境,新邵县人卢克文应家乡人民请求伸出援手。卢克文在自己公众号发表推文,详细描述新宁县作为刚脱贫县的产业困境:旅游业受疫情冲击,脐橙外销渠道中断。他特别强调,这个贫困县父老乡亲的生计正面临严峻挑战。截至1月29日,通过卢克文的推广共售出脐橙19000余单,总价值达70余万元,有效缓解了家乡果农的销售压力。 同年11月开始,卢克文带领其工作室积极视频化,这也会是团队未来的重点发展业务之一。除了已有的图文内容改变成视频外,卢克文的工作室也新开了《卢克说》等视频栏目。
卢克文团队主要负责脚本工作,部分视频制作为外包完成。截至2021年2月,主要分发渠道为B站,已发布82篇视频内容,积累约40万粉丝。新栏目《卢克说》已签约B站为独家分发合作。卢克文工作室在微信、头条、微博、B站渠道各积累了200万、140万、70万、38万粉丝。同年6月,卢克文决定创作《万里江山图》系列,对全国各个省区进行调研和考察,介绍每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工业化进程。截至2024年3月,已写过安徽、江苏等多个省份。同年8月21日,卢克文在多个平台发布《塔利班传》一文,并在知乎上表示自己“被拉登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深爱之情、渴望救国救民族的情绪深深震撼”。8月22日,卢克文工作室以《关于恨国党对本人污蔑抹黑的声明》为题发文,除了承认自己“没有表述清楚”,也将事件的发酵归结于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的抹黑。当日晚,卢克文的知乎账号被禁言。8月23日,“卢克文工作室”公众号涉嫌违规,随后在微信上已无法搜到,仅存名为“卢克文2025”的工作室备用号及视频号。
2024年6月15日,卢克文携新作《燃烧1864》亮相北京图书大厦读者见面会。此次活动由华文出版社、卢克文工作室与北京图书大厦联合主办。会上,卢克文与读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分享了该书的创作初衷及背后的故事。
截至2025年4月,卢克文全网粉丝数超三千万。其中,微信公众号粉丝约450万,今日头条粉丝约690万,抖音粉丝约800万,快手粉丝约200万,新浪微博粉丝约180万,bilibili粉丝约440万。
写作经历
2020年6月,卢克文的作品《卢克文作品》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从"世界篇"、"欧美篇"、"亚洲篇"、"中国篇"四个维度,解读百余年来世界与中国的变迁。内容涵盖日韩、欧美、印度、伊朗、巴西、墨西哥、俄罗斯等国的历史与现状,揭示各国国运史背后的发展逻辑。
2021年7月,卢克文的第二本书《卢克文二〇二一》出版发行,该书聚焦新冠疫情下的世界格局演变。全书通过"世界篇"梳理二战以来的全球发展脉络,"欧美篇"剖析美国内部分裂与墨西哥困境,"亚洲篇"对比日印越柬发展路径并思考中国区域问题,同时收录沿海打工纪事等非虚构作品。书中特别加入作者未公开的底层生活随笔,以个人经历与国际视野的双重维度,解码大变局时代的国家发展逻辑。
卢克文的第三本著作是《风云录二〇二二》,是《风云录》系列的第一本书。该作品收录卢克文近一年来最具代表性的优质文章,不仅揭晓国际风云变幻的逻辑,也描绘这个时代人们努力生存的模样。
2023年7月,卢克文的《了不起的中国工业》问世,该书由九州出版社出版,以图文的形式回顾了自近代以来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包括电力、空军、海军、导弹与两弹一星、芯片5个方向,解读中国工业的百年风雨路,致敬兢兢业业的中国工业人。同年10月,他的作品《风云录二〇二三》出版,该书是卢克文工作室2022年到2023年部分公众号文章合集。
2024年4月,卢克文的《燃烧1864》由华文出版社出版发行。
生活经历
卢克文父亲是包工头,母亲是家庭主妇。卢克文有一个习惯,每隔三年就会淘汰自己的旧知识,每隔三年就要走进一个新的领域。
2019年12月初,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卢迈借着卢克文来京的机会,与卢克文进行了一次对谈。
自媒体作品
2021年8月22日,关于恨国党对本人污蔑抹黑的声明,发布平台:微信
2021年8月21日,塔利班,发布平台:多个平台
2019年11月13日,香港问题与世界真相,发布平台:微信
2019年8月14日,走向存量残杀的危险世界,发布平台:微信
2019年3月31日,中国国运三十年,发布平台:微信
2019年3月24日,文在寅的复仇(韩国政坛大戏),发布平台:微信
2018年12月15日,为什么欧美要狙击华为?,发布平台:微信
出版图书
作品特点
卢克文他的语言,通俗易懂、老少通吃,接近口语、拉家常,有着满满的网文小说风格。这种语言风格,广为网民所好。
卢克文的文章呈现出跨领域的知识广度,涵盖军事、历史、政治、经济等多个专业领域,其内容以"深度挖掘"为显著特征。这种在高度专业化时代背景下展现的多学科驾驭能力,与其中专学历背景形成鲜明对比。
卢克文的操作模式,更多地靠的是短时间内大量收集资料,通过洗稿,然后注入个人观点和常人难闻的故事,进而打造出一篇引人入胜的“专业、深度兼具”的雄文。
轶闻趣事
作家梦
15岁那年,卢克文就怀揣着作家梦,曾耗费一年心血完成一部小说,却仅收获8000元稿酬,一度让他心灰意冷。2019年重拾笔墨时,这位电商营销高手敏锐地抓住了"故事"的魔力。他笔下的国际风云,总是从一个鲜活人物切入:巴西球星阿德里亚诺的浮沉,折射整个国家的兴衰;墨西哥毒枭的传奇,映照出社会的痼疾。这种"以人窥国"的独特笔法,让他的文章既接地气又见格局,就像用万花筒看世界——碎片里藏着整片星空。
不忘学习
卢克文在广东打工时,工作很辛苦,日工作时长12个小时以上。但卢克文一直没有放弃阅读的习惯,每天早上在宿舍顶楼看书。这个举动没少受到工友嘲笑,他们最常说的是:一个流水线工人,还看书干什么。即便如此,他依旧抱有一份向上流动的心愿,不甘心一辈子做工人。一开始他看英语书,英文原著和杂志都有。后来互联网成了新兴事物,他又开始学软件。他的学习一直以实用为主,穷苦家庭出身,他深知从底层向上流动十分困难。他出身差、学历低,所以只能是实用主义,不能有理想主义。
人物观点
当时代大潮来临时,只要抓住任何一个红利机会,就能够身价直升。卢克文指出,互联网时代,年轻人只要进入金融、互联网或房地产行业,就有机会赚到钱。但他也观察到,虽然很多互联网从业者学历不高,甚至只有初中毕业,但行业生态链的顶端依然需要真正有知识、有文化的优秀人才才能坐稳。
人物评价
这些年卢克文的爆红,相当于重重地打了中国学术界一记响亮的耳光。同行们,该醒醒了,赶紧发愤图强,而不是整天发粪涂墙(新浪网 评)
我采访过卢克文。给我留下的印象:诚恳、朴实、刻苦、端正。然毕竟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学者司马南 评)
卢克文是通过“编故事”获得想要的证据,达到预想的戏剧化效果。在他们那里,事实本身都可以让位于目的和流量。为了达到目的,可以对事实本身“不择手段”。(新京报 评)
人物争议
疑似洗稿
卢克文的作品《香港问题与世界真相》走红后,让其成为“2019年自媒体领域最大的奇迹”。与影响相伴而来的还有争议。有媒体将卢克文比作“当代咪蒙”,为了吸引眼球毫无底线;有读者却认为他是“当代鲁迅”,敢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毒瘤;还有人说,从内容运营的角度看,卢克文是成功的,内容是真是假,或许没有那么重要。
网上有不少人,对他数篇文章的内容,逐段逐句地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原文,一一给出其洗稿的实锤证据。并指出其行文“没有知识体系,没有方法论,不成系统,过于碎片化”,而且往往“错字连篇,排版混乱”。
遭到网络攻击
2019年11月13日,卢克文发布《香港问题与世界真相》。由于该文揭露香港问题的根源,对西方意识形态进行批判,触动了部分群体的利益,遭到网络攻击。
被称“当代鲁迅”
2021年10月,周末画报此前发表的一篇题为《卢克文 做时代的同行者》的疑似比亚迪宣传稿,文中将卢克文称为“当代鲁迅”,这一充满争议的比喻在网上引起了热议。随后周末画报已经主动删除。
变现方式
商业化方面,2021年2月,卢克文的团队为正向盈利状态,收入主要以广告收入为主,其中广告收入主要来自于微信公号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