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滔(Frank Wang),男,汉族,1980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为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现任大疆创新董事长。
2001年,汪滔考上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系,大三时选择退学,后就读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2006年,就读该校两年制研究生,同年创立大疆创新(DJI);两年后,初创团队的成员几乎全部都离开了。随后,其导师李泽湘加入并带来了资金和人员。2008年,汪滔与李泽湘在西藏完成首次无人机珠峰地区飞行测试;同年,大疆第一款较为成熟的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XP3.1面市。2013年,在汪滔的带领下,大疆开发出全球第一款无人机——“大疆精灵Phantom 1”,成为全球第一款无需复杂组装调试就能用于航拍的小型多旋翼飞行平台。2015年8月,汪滔成为无人机行业第一个亿万富翁。2018年,大疆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保持超越90%的市场占有量。2019年1月,汪滔全面部署了大疆内部的反腐斗争;2022年9月,大疆全球总部“天空之城”建造完工并启用。汪滔表示,新总部可提供更高品质的工作环境,更重要的是,大疆的追求和梦想也在升级。2024年,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数据,汪滔的财富从上年的500亿元减少至350亿元。
汪滔曾入选2021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2022年,位列2022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586位;2023年10月,入选2023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华人精英TOP100评选榜单;2024年10月,位列《2024年·胡润百富榜》第128位;2025年3月,在胡润全球富豪榜中位列745位。
中文名 | 汪滔 | 出生地 | 浙江省杭州市 |
---|---|---|---|
外文名 | Frank Wang | 毕业院校 | 香港科技大学 |
性 别 | 男 | 学 历 | 研究生 |
国 籍 | 中国 | ||
民 族 | 汉族 | ||
籍 贯 | 浙江杭州 | ||
出生日期 | 1980年 | ||
职 务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 ||
就职企业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要成就 | “2015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 | ||
2019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大奖 | |||
2021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 | |||
以48亿美元财富位列《2022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586位 | |||
在《2023胡润全球富豪榜》中以500亿元财富位列榜单第341位 |
早年经历
嫌世界太蠢的技术狂人让中国无人机碾压全球
1980年,汪滔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小学时,汪滔开始痴迷于天空,喜欢航模,在读了讲述红色直升机探险故事的漫画书《动脑筋爷爷》之后,他开始对天空充满了想象,并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与航模有关的读物上面。因父母工作忙,没有太多时间管他,小学三年级以后,汪滔的成绩越来越差。后汪滔被送回杭州,寄宿在一位老师家中。16岁那年,因为考试成绩不错,汪滔得到了父亲奖励的一台遥控直升机,欣喜的汪滔马上操纵飞机飞了起来,没想到直升机非常难操控,刚刚飞上天就掉了下来。
求学经历
汪滔在杭州读完了中学,参加了高考。2001年,汪滔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系。2003年,读大三时,他选择退学,转而向心仪的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世界名校发出入学申请。不过,因为成绩只是中等偏上,他连连被拒,最终进入香港科技大学读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本科期间,他参加了两次机器人大赛,分别获得香港冠军和亚太区并列第三的好成绩。中途摔坏了好几台航模,旋转的螺旋桨叶还在他手上留下了一个疤痕,但是,这使他萌生了一个想法——做一个能够自动控制直升机飞行的东西出来。
2005年,汪滔在香港科技大学准备毕业课题。他决定研究遥控直升机的飞行控制系统,还找了两位同学说服老师同意他们的研究方向,还由此获得了近两万元港币的课题经费;汪滔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自动悬停。经过大半年的努力,他们的演示却失败了。2006年1月,汪滔做出第一台样品;同年,在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技术教授李泽湘的引荐下,继续在香港科技大学攻读两年制研究生;但因为他边读书边创业,经常旷课,两年的研究生课程,他读了五年才拿到学位。
创业经历
创立初期
2006年,汪滔在读研究生的同时,汪滔在导师支持下,拉上当年一起做毕业课题的两位同学,筹集了200万元港币在深圳市成立了大疆创新公司,随后大疆创新母公司在中国香港注册。初创团队最初是在深圳车公庙不足20平米的仓库办公,后搬到莲花北村的三居室。团队由汪滔、卢致辉、陈楚强、陈金颖四人组成,唯有汪滔是有无人机技术背景,汪滔也因此担任了导师的角色。
在创业之初,汪滔确定了无人机的目标和定位,并影响了周围的合作者,当初每个月只卖几十个产品,也要做全世界最好的产品。早期大疆主要集中精力在通过开发飞行控制器实现稳定悬停上,产品主要是卖给国企,后者购买产品的需求主要为了给领导演示。虽然钱好赚,但汪滔认意识到,公司做大的希望会毁在这种easy money上,“这不符合我的方向。我是做产品的人,我只想把产品做好,让更多人来使用。”汪滔为大疆扭转了发展方向。
在大疆创立两年后,初创团队的成员几乎全部都离开了。后来,随着汪滔的导师李泽湘的加入,不仅带来了资金,还引荐了很多他的学生。2008年,汪滔与李泽湘在西藏完成首次无人机珠峰地区飞行测试;同年,大疆第一款较为成熟的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XP3.1面市,这款飞控系统在被装载到传统的直升机模型上后,可以让模型飞机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在空中悬停。在大疆之前,国外无人机研发的方向都是供专业用途,但汪滔敏锐地意识到,随着摄影技术的数字化,越来越多的摄影师甚至普通人都有对无人机拍摄的需求,而普通人的消费市场那将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市场。因此他把无人机精确锁定在了个人消费市场,研发目标转向普通人群。此后,大疆逐渐从中国市场走向全球。
引导大疆转型
2010年,多旋翼飞行器在海外市场上悄然兴起,大疆在新西兰的一位代理商告诉汪滔,他每月只售出几十套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但卖出去的云台(安装、固定摄像机的支撑设备)却有200多个,90%的购买者会将云台悬挂到多旋翼飞行器上,这让汪滔意识到,多旋翼飞行器市场比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要大的多。当时多轴飞行控制系统的主要厂商是一家德国公司MikroKopter,但他们的产品策略是DIY,用户必须找到自己的组件并下载代码,因此体验不是很好,产品的可靠性也不行。汪滔意识到大疆也许应该成为第一家提供商业用途成品飞行控制的厂商。
当时大疆内部做了两道选择题。第一道是继续卖配件(飞控也算一个配件,虽然是核心配件),还是做整机;第二道选择题是:如果做整机,是做固定翼,还是直升机,或者多轴。团队内部对于这两道选择题有不同意见,汪滔最终拍板决定做多轴,再次为大疆的发展扭转方向。因为在过去几年积累了成熟的技术,决定做出几个月后,大疆就制造出了成品。此后,汪滔把在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上积累的技术运用到多旋翼飞行器上,从2011年开始不断推出多旋翼控制系统及地面站系统、多旋翼控制器、多旋翼飞行器、高精工业云台、轻型多轴飞行器以及众多飞行控制模块。
2011年,在印第安纳州曼西市举办的无线电遥控直升机大会上,汪滔结识了德克萨斯人科林·奎恩。科林是一名航拍手,自己有一家经营航拍业务的公司,也是大疆的用户。同年8月,汪滔邀请科林加入北美分公司,担任负责运营的总经理,并给了对方北美分公司48%的股份。
2012年,汪滔为如何解决“精灵”系列空中悬停、画面平稳以及360度无遮挡拍摄等问题苦恼,一位大学还没毕业的实习生陈逸奇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汪滔对其委于重任,交给陈逸奇一个上百人的技术团队和数千万元研发资金,两年之后,该团队研发出第一架具有360度全视角高清摄像功能的变形无人机。
成为”领跑者“
2012年,在汪滔的带领下,大疆创新开发出全球第一款无人机——“大疆精灵Phantom 1”,成为全球第一款无需复杂组装调试就能用于航拍的小型多旋翼飞行平台。2012年底,大疆拥有制造完整无人机所需的一切:软件、螺旋桨、支架、万向节和遥控器。2013年1月7日,大疆正式发布其首款四旋翼一体机PhantomTM,由于其简单易用,迅速撬动了非专业无人机市场。
2013年10月,大疆创新正式推出精灵Phantom 2 Vision。它把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摄像系统、图像传输系统等模块充分整合到一个集中平台,具有简洁和易用的特性,这就是世界闻名的首款航拍一体机,标志着航拍只能用工业级无人机的局面彻底改变,无人机作为普通消费品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可能。大疆创新无人机因此被称为“会飞的相机”。 同年,大疆进入美国市场。
2013年年底,因与科林不合,汪滔将北美分公司员工电邮账户全部锁定,解散大部分员工,所有北美客户订单重定向至中国总部。同期,大疆向员工发放10辆奔驰汽车,汪滔表示希望员工有一个好的收入,过上好的生活。
2014年4月,汪滔的大疆创新推出全高清数字图像传输系统Lightbridge。同年11月,推出世界上首款自带4K相机的无人航拍器Inspire 1。
在汪滔看来,无人机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在应用领域的创新,而不是低价的竞争。面对越发激烈的竞争,他始终保持着开放的心态。2014年11月,大疆向同业推出了SDK软件开发平台,这个平台可以让很多创业者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节省下前期研发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专注于开发出更丰富的应用体验。比如,瑞士有一家专门用无人机做地图测绘的创业公司,通过接入大疆开放的SDK后,用无人机在一个区域上空飞一圈就能完成对该区域的3D地图重建。
2015年,大疆第三代产品精灵Phantom 3系列的亮相,推动了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变革。在2015年《Fast Company》消费类电子产品创新型公司评选中,大疆创新位列第三,是唯一入选的中国公司。对此,汪滔面对媒体如此评价自己:“我是一个无人机公司研发者中优秀中的一员。”
2015年3月,汪滔与到访大疆于深圳市总部的荷兰首相马克·吕特进行了沟通和交流。汪滔向吕特首相介绍了大疆在创新方面的成果以及他本人的创业故事。汪滔表示:“大疆一直尊重梦想,勇于创新,才能在全球无人机领域独占鳌头,成为全球无人机控制与航拍影像系统的领导者。我们也将继续把产品做到极致,满足更多行业应用,同时也希望能通过在高校举办创新赛事的方式,让更多年轻人登上梦想的舞台。”吕特赞赏汪滔的创业故事,并对汪滔带领团队获得的惊人成绩表示祝贺。双方探讨了共同举办国际性创新赛事的可能性,同时吕特也邀请汪滔到荷兰高校演讲,激励更多的年轻人才。
2011年至2015年,大疆创新销售额增长近100倍。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中,大疆的产品占据了七成,令“中国制造”在高科技领域崭露头角。2015年8月,《福布斯》公布全球科技界富豪100强名单,汪滔以36亿元的身价在《福布斯》全球科技界富豪100强中排名第54位,成为无人机行业第一个亿万富翁。更令“中国制造”在高科技领域崭露头角,汪滔和他的大疆却在十年内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充当着“领跑者”的角色。
涉足汽车行业
2016年,汪滔表示无人机市场接近饱和,大疆的收入达到200亿元便要触顶。在具体业务方面,大疆的主要业务分为消费级无人机与工业无人机,该年大疆消费级无人机销售额占当年销售额的80%,工业无人机占比为20%。拿下全球80%的无人机市场后,大疆一直在探索业务的边界。2016年,大疆开始涉足汽车行业,大疆车载正式立项。此后的三年内,大疆陆续完成了封闭道路测试,还拿下了深圳第一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牌照,但车载业务一直高度保密,甚至未在公司内部公开。一位大疆员工认为,这与汪滔一贯的低调风格有关。
2015年至2017年,大疆的营收从59.8亿元一路增长至175.7亿元,其净利润则从14.2亿元跃升至43亿元。大疆在2022年斩获301.4亿元的营收。
2018年,大疆已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保持超越90%的市场占有量,在美国非专业无人机市场份额达到80%,以致屡次被美国列入“黑名单”。
2019年,大疆首个车规级智能制造工厂正式投产,大量的技术开始转化为落地产品,并按照车规级标准进行检测、认证,大疆车载品牌才渐渐浮出水面。这时,大疆开始寻找合作的主机厂商,大众、上汽通用五菱陆续走进其视野。
整顿腐败
2019年1月,汪滔全面部署了大疆内部的反腐斗争。大疆向全体员工发布内部信,公开了公司新一轮的反腐“战绩”。内部通告显示,上一年度,因内部腐败问题,大疆预计损失超过10亿元,大疆共处理涉嫌腐败和渎职人员45人。汪滔认为,该次反腐,通过提升内控合规水平,大疆创新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得到了提升。在2019年众所周知的外部环境挑战下,大疆不退反进,发布了超过10款新品,并跨界进入了许多新兴市场。这与反腐并没有直接关联,但内控合规在业务进展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汪滔曾在给新员工的寄语中写道:DJI(大疆)是一方净土,只有纯粹的创业和为梦想而生的艺术家。在这片他用梦想浇筑的土地上,对职务腐败行为零容忍,不必讨论,没有转圜。
继续前行
2020年1月,在拉斯维加斯的CES大展上(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大疆孵化的Livox发布了新品Horizon和Tele-15,在无人驾驶行业打破了量产、性能、可靠性的不可能三角,同时把自动驾驶用的车载激光雷达价格,从万元拉到了千元时代,推动了自动驾驶汽车平民化的进程,为此,汪滔表示激动。
汪滔曾表示,如果大疆在机器人视觉方面取得突破,应用范围将非常广阔,无人驾驶、工业制造、家庭机器人等,都将成为大疆的用武之地。在“空间智能”时代到来之前,大疆努力在固有的业务版图上探索更多可能性。有价值的产品一定是实现某种功能的载体。2021年4月,大疆正式推出“大疆车载”品牌,展示了单目相机、双目相机、智能驾驶域控制器、驾驶行为识别预警系统等自研核心零部件,将自己定位成自动驾驶系统及其核心零部件的Tier1级研发生产商和销售商,并一口气了宣布了与五菱汽车、大众等厂商的合作。大疆已经建成了车规级智能制造工厂,车载产品即将落地量产。大疆宣布,其智能驾驶产品将在今年内交付,明年交付智能泊车产品,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则将在2024-2025年落地。
2022年9月,大疆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全球总部——大疆“天空之城”建造完工并启用。汪滔表示,用六年时间打造了这座天空之城是大疆和所有合作伙伴智慧与心血的结晶。新总部的正式启用能为大疆员工提供更人性化、更高品质的工作环境。更重要的是,大疆的追求和梦想也在升级。
2023年8月1日,对于“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国防科工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发布关于对部分无人机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大疆回应称,公司坚持提供民用无人机产品,如果认为即将出口的产品或技术将被用作军事目的、恐怖主义等,将拒绝出口相关产品和技术。实际上,汪滔在几年前的内部分享会中坚定的表示公司会专心做民用无人机,一旦和军方有牵涉,会影响到产品出口。此外,军用无人机和民用方向差异很大,除了产品要求不同,民用是典型的to C产品,军用则是to B,两者的商业逻辑也不同,商业空间也不一样。
截至2024年5月,汪滔的大疆无人机估值高达1600亿元,占据全球无人机市场上80%份额。
2024年胡润研究院发布的《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和《胡润百富榜》中,大疆的估值以及汪滔等人的财富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水。其中,大疆的估值从上年的1250亿元下降至800亿元,而汪滔的财富也从上年的500亿元减少至350亿元。
个人生活
汪滔从小家境殷实,其父亲是一位工程师,母亲是一位教师,后来父母下海到深圳经商,有了自己的实体企业。
社会活动
捐赠赞助
汪滔与香港科技大学推出“联合奖学金计划”,对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博士或硕士项目的录取者,每人提供港元1.4万元的全额奖学金。
2013年6月,汪滔赞助了收视率并不高的亚太机器人比赛中的中国赛区比赛,支持了600多名极客们参加了比赛。
2015年,汪滔设计推出了RoboMasters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由大疆创新发起并承办,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和全国学联秘书处联合主办的RoboMasters2015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将于多个城市展开,共有150余所高校和近160支机器人团队参加。RoboMasters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目的是让优秀的学生通过在比赛中表现出创新能力,成为比超女快男和体育健将更加受人瞩目的明星。同时,也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发现更多的新鲜血液。 截至2019年8月,大疆在该赛事5年投入累计已达3.5亿元。
社会任职
2015年5月,汪滔任深圳市政协委员。
2017年,汪滔任深圳市第六届政协委员。7月26日,深圳市政协六届十二次常委会议“壮大实体经济”专题协商会上,汪滔表示:深圳是“全球无人机之都”,有足够的技术积累和产业意识去科学安全管理。而大疆一直致力于推动无人机产业的安全管理,多数地方“一禁了之”的无人机监管方式,限制了无人机的使用场景,使得新技术无法充分应用,他希望能够辅助政府建立一套先进的无人机安全管理方案,不仅可以确保公共安全,而且可以最大化满足无人机的应用。
2019年,在深圳市政协六届五次会议上,汪滔提交了《关于加强企业员工廉洁从业建设的提案》。提案中呼吁通过企业与政府的配合,在行业中建立“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的诚信档案数据库”。为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建立终身信誉制度,让接近重大资金与利益资源的高风险从业者在阳光下工作。通过完善的用人单位工作历史记录,与适当的财产申报体系,让高风险岗位的从业人员接受开放公平的监督。这一体系可以保障高信誉的专业人士获得更高的合法薪资回报,以及更受尊敬的职业成就;同时淘汰价值观不正的投机者。以此形成“高薪养廉”的良性循环。让更多企业在突破技术的同时,加速突破成本困境。
其他活动
2015年,汪滔在RoboMasters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现场发表演讲,称“我们所处的社会不缺演艺明星和体育明星,但却还没有通过做事靠谱而成为明星的人。”“我希望借助这项赛事,来呼吁全社会共同探讨和解决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不足。”
2016年,汪滔出席了RoboMasters 2016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颁奖典礼,并为冠军团队颁奖。
2016年10月,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暨第二届深圳国际创客周的中外创客领袖座谈会上,汪滔谈到了对创新人才的看法,培养创新人才要在实践中探索。并提到他的公司在招聘中不喜欢招博士、硕士,更喜欢本科生。汪滔在发言中表示,科技创新需要具备真知灼见的优秀创新型人才,能在创造性工作中找到突破口。汪滔解释称,“只有在实践中探索,才能掌握最有活力的创新理念、高效的思维方法、敏锐的洞察力和思考本质的方法论。如果这种智慧能够高效、迅速反馈到教育中去,形成实践与教育的闭环,将会极大加快社会进步的速度”。
人物成就
财富排名
2025年6月24日,《2025年新财富500创富榜》发布,汪滔以400亿元资产位列榜单第82位。
2025年3月27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汪滔以350亿人民币财富位列榜单745位
2024年10月,以35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4年·胡润百富榜》第128位
2024年6月,2024新财富500创富榜发布,汪滔以400亿人民币财富位列榜单第68位
2024年3月25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胡润全球富豪榜》,汪滔以495亿人民币财富位列榜单第427。
2023年10月,入选2023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华人精英TOP100评选榜单
2023年10月,以50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3年·胡润百富榜》第79位。
2023年3月23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3胡润全球富豪榜》,汪滔以500亿元财富位列榜单第341位
2022年,以43亿美元财富位列《2022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第83位
2022年,以48亿美元财富位列《2022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586位
2022年,以500亿财富入选《2022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排名第87位
2022年3月,以480亿元位列2022家大业大酒·胡润全球富豪榜第389位
2021年,以财富48亿美元,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589位
2020年12月18日,位列《2020中国品牌人物500强》第47。
2020年11月2日,以47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0胡润80后白手起家富豪榜》第4位
2020年10月20日,以47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0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第91位
2020年,以320.3亿元财富位列《2020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第102位
2020年5月12日,以335.0亿元人民币位列2020新财富500富人榜第66位
2020年4月,入选《财富》中文版发布的“202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位列第23名
2020年4月7日,以48亿美元财富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349位
2020年3月9日,以48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2020胡润全球少壮派白手起家富豪榜》第9位
2020年2月26日,以48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国际中心·胡润全球富豪榜》第311位。
2019年11月,《2019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发布,汪滔以338.7亿元财富值位列第62位
2019年10月28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9胡润80后白手起家富豪榜》,汪滔以470亿元排名第3
2019年10月10日,在《2019年胡润百富榜》中以47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第56位
2019年9月,《财富》杂志发布2019年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榜单,汪滔列第三位
2019年,2019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排名第325位,财富值54亿美元
2018年10月,以45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居2018年胡润百富榜第46位
2017年7月4日,《2017胡润全球少壮派白手起家富豪榜》统计了全球40岁及以下且白手起家的十亿美金富豪,37岁的汪滔以280亿人民币排名第九位
2016年10月,在2016年胡润百富榜中以240亿财富排名第77位;在2016胡润IT富豪榜中以240亿元排名第14
所获奖项
2022年8月30日,在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青年科创先锋人物评选暨科创论坛”中,汪滔获评“青年科创先锋人物”
2021年3月,入选2021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
2020年8月26日,由证券时报主办,e公司承办的“‘圳’能量 正青春——深圳特区40周年‘最受尊敬40家上市公司及人物’”榜单发布,汪滔在入选深圳特区40周年“最受尊敬40位企业家”
2019年12月29日,“摄影术诞生180周年纪念活动”在现代摄影术发明者达盖尔的故乡——法国科梅伊市举办,汪滔获得“摄影术诞生180年180人”荣誉称号
2019年10月26日,荣获70年70企70人“中国杰出贡献企业家”称号
2019年10月,获2019年度“CCF王选奖”
2018年7月,汪滔和其导师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获得2019 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大奖(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Award)。这一奖项是全球工程技术领域最重要的奖项之一
2016年9月1日,获颁“2015年度深圳科技奖市长奖”,奖金100万元人民币
2016年1月19日,被评为“2015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
轶事趣闻
2006年刚创业时,汪滔的电话的经常让其他创业成员惶恐不及。汪滔比较喜欢晚上工作,晚上十一二点才到办公室一直干到白天。最重要的是,他常常不管时间的,一有想法就打电话过去谈论想法。为此,其他创业成员各有各的应对方法,下班后,有人将手机放在铁盒子里使它无法接通;有人直接关机;当然了,也有人不敢不接的。所以,基本上当汪滔找不到其中两人的时候,就会打给最后一个。
汪滔曾坦言“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所以与其他人交流时会造成很多摩擦。”2015年,大疆在纽约举行无人机产品“精灵3”的发布会,身为CEO兼CTO的汪滔没有到场,因为“这款产品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完美”。
汪滔的办公室门上写着两行字——“只带脑子”和“不带情绪”。他是一位言辞激烈却懂得实干的领导者,常年坚持每周80多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办公桌旁边就放着一张单人床。对员工的设计不满意时,他会直截了当:“这是什么垃圾!”很多人觉得汪滔的性格无法忍受,他自己也坦言,因为完美主义,“经常让员工们伤透了心”。一位离职员工表示,“在大疆,玻璃心真的很难生存。”
汪滔的个人言论也常常出人意表,也有人觉得他很狂妄。在公众场合,他直言这个世界笨得不可思议:“工作以后发现,不靠谱的人和事太多了,这个社会原来是这么愚蠢,包括很多很出名的人,或者大家以前当成神、现在也当成神的人,其实level也不高嘛。我也经常在怀疑自己,你这玩意儿是不是有点脑子发昏了?我时时刻刻都在质问自己脑子有没有发昏,但还是发现,这个世界很笨。不过除了自己之外,汪滔眼中的聪明人还有一个。他在朋友圈写道,这个人创办的公司“比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都强,也比苹果强,因为他是真正专注做产品的人”。汪滔所说的正是华为的任正非。
在空闲的时候,汪滔会到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放飞一直存放在汽车尾箱中的一架无人机。“我无法变成一只鸟,无人机在空中拍下照片或者传回视频,可以代替我的眼睛,实现我在飞行中俯视大地的愿望。”事实上,直到高中有机会买到直升机航模之前,汪滔并未见过直升机。他回忆说,那架航模第一次起飞就摔得稀烂,却更加坚定了他“纯粹”的梦想,做自己的无人机。
重要事件
回应质疑
2016年8月,汪滔发表公开信回应媒体对大疆产品和公关思路的质疑,汪滔称 “知名成功人士”并不是他的追求,“创业十年,我们在专心做出极致产品、专心解决一个个管理、人才、技术问题的当中找到了极大的乐趣,找到管理思路及方法论方面的重大突破。同时,我也不太喜欢稍有成就就出来经营自己,“知名成功人士”并不是我的追求。所以我要求全公司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尽量保持低调,更多的是以立即能够推出的产品来和媒体对话。这也是我非常敬佩任正非的原因,他的兴趣在于做事,解决难题,而不是包装自己来出名。”
同时对于炸机事件,汪滔表示,大疆没有把这种苛刻要求看成是负担,我们希望可以在这种高要求当中锻炼自己,越变越好。
人物观点
商业方面
大疆就是个敢于说真话的孩子。这里由一群从不妥协、极富洞见、坚持梦想的人聚合而成。坚信实干而非投机,坚信梦想而非功利。
大疆已经不太习惯再去做一个达不到全世界最高要求的产品了,所有人都不习惯了。大疆不会设想去做世界二、三流产品,靠便宜取胜——便宜,是自己没本事,拿不出好货来。
中国缺少大量真知灼见,且做事靠谱的核心人才。从大疆的发展经历来看,面对太多的发展机会,却缺少有能力把问题“看清楚,想明白,能指出”的人才。
在这个社会上,充斥着大量的歪理邪说。每个歪理邪说听起来,有几百个道理,这些道理中,只有极少部分,是值得大家去做的。追求真知灼见在做出正确的选择中,是很重要的东西。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变成善良的人,真诚对待事业,真诚对待合作伙伴。
并不是说投机没有人成功,但这里面真正要考察自己的投资能力,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最好的投资还是找有价值的企业去投。
好的技术只有更便宜,才能真正形成规模市场。
为了做好产品,必须放弃安逸。
大疆有点像汽车启蒙时代的福特。20世纪早期,美国有几百家汽车配件厂,可能只有几十家汽车组装厂。很多配件厂以前是生产马车 配件的,每个核心模块的可靠性都有待提高。福特这样的公司出现以后,就把其他汽车组装厂干掉了。 一定要做出整体化的产品,才能开辟较大的市场。大疆瞄准这个点,抢占先机,有了现在的市场份额。
个人成长方面
汪滔表示很欣赏史蒂夫·乔布斯的一些想法,但世上没有一个人是让他真正佩服的。人们所要做的就是比别人更聪明——这就需要与大众保持距离。如果人们能创造出这种距离,就意味着成功了。
在自己的兴趣中找到一个出路,如爱画画,不要因为金融有前途,画画没前途就学了金融。喜欢工程动手的人也不要觉得说一定要当领导公务员才能出人头地,做动手的东西似乎不是人上人,而放弃一些想法,自己没做喜欢的东西还是会失败,没办法成为最优秀的。
只有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才能把它真正做好,只有怀揣崇高的理想才能走得更远。 对于以他为榜样的创业者,汪滔的建议是:“一定要确定这件事你是不是真的喜欢,因为只有喜欢的事情,你才会把它做到极致”。
国内现在缺的是对于理想、对于社会、对于艺术和生活的进取和愿望。少了这些美好的东西,再多的钱也办不好学校,再有才也成不了大艺术家,也不会有伟大的公司和极致的产品。
事实上,没有不需要埋头苦干就能获得的成功,没有只靠夸夸其谈就能得到的财富,没有从天而降的高科技。尚未突破的技术、还未出现的设计、仍需培育的市场,就意味着创新。执行创新,就要培养源源不断的创新人才。如果志存高远、怀揣梦想,那就应该踏实做事、创造价值。那些回归常识、尊重奋斗的人,终将洞见时代机遇并最终改变世界。
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不去曲意逢迎、不去投机取巧,只要踏实做事,同样能够取得成功。
相关出版作品
《汪滔 敢于卓越(无人机从民间制造到走向全球)》 ,作者:赵蕊,团结出版社,2024年4月,介绍了汪滔的个人经历等
《汪滔:让梦想飞得更高》 ,作者:高林,广东经济出版社,2023年1月1日,介绍了汪滔的求学及创业经历,汪滔的企业经营思想及大疆的发展过程
《大疆汪滔:让中国制造飞得更高》 ,作者:甘开全,新世界出版社,2017年5月1日,介绍了汪滔的个人经历、经典语录等
人物评价
“汪滔将完美主义精神完整的嵌进了他的产品观里,但这也为他带来了不少争议”。“汪滔是否比别人更聪明,这我倒是不清楚。但是,学习成绩优异的人不见得在工作中就表现得非常突出。”汪滔是一个“认真做产品的人”,与追逐喧嚣的新事物和风口相比,汪滔更倾向于不计任何代价做出一款完美的产品,“他只想把产品做好,让更多人来使用”。(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技术教授李泽湘 评)
“汪滔及其团队把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摄像系统、图像传输系统等模块充分整合到一个集中平台,创造了世界著名的高度自动化操纵的民用航拍一体无人机,改变了航拍只能用工业级无人机的局面,为无人机作为普通消费品进入千家万户做出重大贡献。”(中国计算机学会 评)
他是华商创业精神的骑手,以童年的纸飞机,折叠出征服天空的科技之翼,点燃了中国制造的尊严之光。他用“激极尽志”的匠心,让深圳创新之名响彻寰宇。他带领大疆创新团队证明了中国企业不仅是跟跑者,更可成为规则的制定者。(第35届华商创新论坛金亥奖组委会给予汪滔被评为“华商创新领袖”的颁奖词)
相关链接
2、汪滔(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百度百科
10、对航模无人机的热爱也许不只是科技特长生 | 从航模少年到无人机帝国:汪滔与大疆的飞行之路-2025
11、大疆创始人汪滔,浙江杭州人,与黄峥是校友,也曾逃课退学,26岁才本科毕业,深圳创业做无人机,10年后称霸全球,44岁财富350亿-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