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少勇(高级记者、十大名记者、人民日报河南分社记者)照片人生

人物经历 媒体/记者    2244
2023年06月13日
⛔ 转载请注明出处


人物简介

照片人生

人物经历

记者生涯

工作有感

人物风采


视频

更多内容


  邓少勇,男,1951年1月27日生,河南省焦作市孟州上口村人,《焦作日报》高级记者,河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河南省优秀宣传干部、焦作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采写新闻作品数百万字,获奖近200篇,首写新闻人物谢延信被评为2007年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


  邓少勇一生调动多次,下乡知青生涯5年,煤矿工作5年,电力行业工作7年,底层17年工作奠定了他的人生基调。1983年,邓少勇33岁,离开企业到《焦作日报》服务27年,退休后被聘在人民日报河南分社工作6年,记者生涯共33年。在人民日报河南分社,参与了吴金印、李文祥、杨正超、史来贺、马俊欣等全国英模和南水北调的采写。出版有《时光从指尖流过》《心情告白》等散文集。




百帧照片写人生



作者:邓少勇

更新于 2019-04-02


自言自语自漫话

百帧照片说人生

我的人生一句诗

痛而不言磨砺行


各有各的人生史

各有各的难念经

我们这代五零后

老骥伏枥还在冲


我的经历三大段

浓缩就是人一生

文革知青加支工

三大要素贯始终


文革时像无头苍蝇

知青时像炼狱修行

支工时像海浪起伏

退休则像战后士兵


现在开始

听我发声

自说自话

我说你听


呱呱落地

生命开始

感恩父母

赐我生命


童年无忌

少年无戏

刚过十岁

没了父亲


寡母四子

艰难生存

说难真难

身无分文


老家卖房

两季拾荒

自生自长

初中勉强


十五去当护理员

十六又让下了乡

过了二十去煤矿

矿工五年四工伤


二十五六又转行

电力行业建电厂

十年磨砺自充电

十年不缀甘寒窗


三十出头重烙印

而立之后进媒体

从此一守三十年

热血倾注我的心


草木之人出草根

奋斗终会有回馈

回望走的人生路

不枉人间来一回


  人生经历的过程,就是心路历程的记录。不管逆境顺行,别无选择,只能一站到底 。


  正在进行的是过程,回望过往的是足迹,留给自己的是回忆,现实展示的是晶体。


  “人生自古多磨难,有谁相安过百年"


  痛而不言笑不语,天道勤酬不负心。


  爬过了山,涉过了水,笑傲江湖是与非,功夫不负有心人。


  莫怨怀才不遇,先把才智积累,经历是无形财富,生活是五味杂陈。


  行万里路,阅无数人,看透很多事,夕阳才更美。


  日出终落日,都有中招时,只要当下活的好,笑到最后才时髦。




(一)幸福童年。感恩父母赐我生命,童年我是温室的花朵。



(二)初中浑浑噩噩而过。


  我11岁那年,老爹急疾, 43岁英年早逝,家变让我苦闷,无心求学。初中三年,除了语文,没啥收获。



(三)初中毕业,15岁到修武县人民医院当护理员。



(四)16岁上山下乡当知青,史称修武青年队。



(五)文革翻历史,说我去世的父亲是“叛徒”,把我母亲和16岁的妹妹、13岁的弟弟发配农村。18岁的我毅然选择和他们在一起。这是我肉体和精神最苦闷的炼狱,我挺过去了。



(六)21岁支工到煤矿,下煤窑,当矿工,工人中最苦工种,我无怨无悔。




(七)从矿工开始自学,5年之后稍有收获。26岁调电力建设单位,工作在机关。自学系统化,读书有笔记。



(八)过而立之年,自学终有最终收获。调《焦作日报》,在此坚守27年,进入自己的人生高地,获奖100多件,个人荣誉多多,河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河南省优秀宣传干部、河南省自学成才奖、焦作市劳动模范、焦作市首届十大名记者等。▼



(九)到《焦作日报》也曾经有过不顺之时,还跳槽去了《海南特区报》,可惜水土不服,铩羽而归,但也是人生一个经历。时为1991年,27年后的2018年再访该报。▼



(十)曾经采访一些领导和名人。▼




(十一)在焦作日报最后混了个工会主席,副县级,2015年焦作副县级53岁一刀切,尴尬几年,2009年被人民日报河南分社聘用,使我新闻生涯的视野有了极大拓展。▼




(十二)值得记住的几个瞬间。▼




(十三)2016年初告别人民日报河南分社,彻底离职。这三年是我人生从没有过的惬意,国内外旅游,补记文字遗憾,心情大好。▼



人物简介

照片人生

人物经历

记者生涯

工作有感

人物风采


视频

更多内容


最近更新 2023年08月19日
邓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