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义(曾任哈尔滨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专职委员,副局级)六

人物经历 政府机关    2385
2023年10月13日
⛔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生命旅途之五十一



跑医院的日子


作者:大爱无疆(刘兴义)

2023年9月11日於哈尔滨



  1987年3月我在丹东进行《中国东北经济》书稿的终审,任务即将结束前,我给肖百荣打电话,告诉她我先到沈阳,然后回哈尔滨。接电话后肖百荣哭了,她说:“我不小心摔了一跤,现在腰疼的厉害,自己都起不来床,你快回来吧。”听到这个消息,我赶紧加班完成了自己承担的任务,迅速回到了哈尔滨。


  回家后妻子告诉我:“早上晨起床自己下?了地,都是由女儿和儿子扶着起来,穿上衣服,才能开始一天的生活。”我一看病情这么严重,赶紧张罗着各处看病。



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图片来自网络)▼


  因为有过中医治好了病的经历,我们先到道外老唐大夫看中医,吃了药没有效果。“ 5.1”节后,我又找到原机联厂卫生所的大夫,后调到黑龙江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肾科当主任的魏兴珠大夫,经他帮助妻子住进了妇科病房进行全面检查。在此期间妻子的腹部又开始出现肿块,我们开始考虑骨结核病复发的问题。为了确诊,我找到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的朋友帮忙。当时医大附属第一医院刚刚从国外进口了先进的CT设备,因为患者较多,需要排较长时间等候。在朋友的帮助下,很快为肖百荣做了腰CT检查,发现骶髂关节处有7块死骨。这下终于确了诊,确实是骶髂关节结核病复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图片来自网络)▼


  中医院进行外科手术不是强项,我们决定到哈尔滨市骨外科医疗水平最高的哈尔滨医大附属第二医院治疗。7月下旬入院后,我托人找到了耿硕如教授,请他为肖百荣做主刀医生。耿教授医术非常高明,工作十分认真。针对骶髂关节神经密集,稍不注意极易伤损神经造成患者瘫痪的情况,他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大胆确定采用国外最新的手术方案。8月的一天,由耿教授亲自主刀,为妻子做了手术。手术非常成功,不仅排了浓,而且取出了6、7块死骨,死骨大的有手指盖大,小的也有黄豆粒大。耿教授告诉肖百荣:“结核菌把你骶髂关节的腰间盘腐蚀了一半,这次取出死骨后没有做新的腰间盘,将来腰最后的两节骨头会长在一起,因为是最后两节,对弯腰的功能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他还说:“这次清理的很彻底,估计有生之年不会再复发了。”


  妻子看病、住院的日子里,我既要工作,又要跑医院;既要当爸挣钱养家,又要当妈洗衣做饭侍候孩子,是我人生最苦最累最伤脑筋的时期。在她住院期间,我的一天时间是这样度过的:早晨5点半起床,6点做好饭,招呼孩子起床吃饭,6点20分孩子下楼乘工厂通勤车上学。孩子刚走,我赶紧装好保温饭盒,乘坐去香坊接职工上班的机联厂通勤车赶到省中医院为肖百荣送饭,然后再乘公共汽车去办公厅上班。晚上5点钟下班,乘机关通勤车到和兴路下车转乘36路公共汽车,回到家里已经6点半左右,赶紧做饭。7点半左右吃完晚饭,孩子写作业,我收拾完厨房,赶紧洗衣服。当时家庭贫困,孩子衣服少,脏得快,如果不及时洗,孩子就没干净衣服穿了。洗完衣服已经10点多钟了,忙碌的一天才算结束了。


  艰苦的生活锻练了我,也使我形成了一些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过去每逢接到文稿写作任务,无论工作时间还是休息时间都在考虑构思,甚至吃饭睡觉都在思考。妻子住院这段时间,下班后我就考虑做饭、洗衣等家务事,对工作的事没时间考虑了;上班后就考虑工作的事情,不再考虑家里事情,在时间上公私分明了。由于睡眠时间少,我也养成了挤时间休息的习惯。早晨我步行十多分钟去黑龙江大学通勤站点乘机关通勤车,坐到座位上就闭目睡觉,到市政府可以睡上半个小时。晚上下班乘通勤车如果有座,坐到和兴路下车,也能睡半小时。这些好习惯帮助了我,因此那段时间尽管工作忙,家务负担重,也没有把我累倒,咬咬牙也就挺过来了。










生命旅途之五十二



天妒英才



作者:大爱无疆(刘兴义)

2023年9月12日 於哈尔滨



  1986年“ 5.1”节后,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结束了全部工作,成员们各自回到原来的单位。根据办公厅党组会议的决定,赵春远任调研二处处长,我任副处长,从而开始了三年的合作生涯。


1986年夏天作者和春远处长合影 ▼



  赵春远原任调研室副主任(副处级),这次干部调整,调研室改称为调研二处,他提任处长。春远处长中等身材,戴着一副深度的近视眼镜,显得十分老成。春远是军队转业干部,在部队就是有名的笔杆子。转业到哈尔滨市政管理局,是局长须臾不可离开的秀才。办公厅费尽心思把他挖来,作为接班的大秀才培养。我做为他的助手,在他的领导下工作受益匪浅。



春远同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合影 ▼



  春远工作认真,文字功底深厚。他写文章与大多数人不同,每次接到工作任务,他都是先反复阅读研究参考资料,然后长时间的坐在办公桌前深入思考。此时烟雾缭绕,很快桌上的烟缸就堆满了烟头。市领导的重要大型讲话,他往往要思考一、二天才能动笔。他动笔后就连续作战,认真地在稿纸上耕耘。写作中如果出现错字、漏字,他发现后马上撕下来重新写。经过一天,甚至两天伏案的连续工作,一篇重要文章的初稿完成了。只有这个时候,他才会站起来舒展一下身体,让处里的干事把初稿送到打字室打印后报厅主任审阅。春远的文稿质量很高,经常是厅领导略有改动就通过了。春远也很重视对部下的传帮带,常常对处里的年轻干部讲解写文章的心得体会。



春远处长同《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合影 ▼



  春远处长来自行伍,继承了部队干部爱兵的优良传统。1987年我爱人患病住院,他十分体谅我的困难。每逢安排工作,凡是加班加点的任务都不让我承担。当年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全国支援灭火救灾。哈尔滨市成立救灾指挥部,从办公厅借干部。春远派我参加救灾指挥部工作,特别向指挥部的领导市民政局长交待说:“兴义处长家有病人,你们照顾一下,不要安排加班的工作。”市政建设管理局为了改善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对社会各界发放了一些监督证,可以免费乘公交车。他亲自给有关处长打电话,为处里干部争取这项“福利”。处里有个年轻干部,如果着急说话有些口吃。春远处长说:“我给你公假,找个矫正口吃的医院,坚持治疗,一定要把这个毛病改掉,否则会影响你的政治前途。”宁可耽误一些眼前的工作,也为下属的长远利益考虑。1987年办公厅要提拔一批科级干部,春远处长在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挤时间找每一位厅党组成员和政工处的干部做工作,为处里的年轻干部评功摆好,使得吴越、邹国华破格由科员晋升为主任科员。


  春远处长是个拼命三郎,为工作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由于多年搞文字工作,春远的烟瘾很大,每天要抽两包多烟。我到处里不久,就发现春远每天咳嗽不止。为了止咳,他托人买了《痰咳净》放在桌子上,咳嗽厉害了,就从盒里挖一匙吃。有一天市公安局政治部的一个处长来送稿,我送他出去,他好奇地问我:“你们赵处长怎么吃味素啊?”我苦笑着告诉他:“那哪是味素,是治疗咳嗽的《痰咳净》。”据帮助买药的同事告诉我:“春远一个人,每个月把一个药店《痰咳净》的配给量都给买光了。”有一天外联处的王处长同我说:“春远是不是有病了?昨天下班回家我上楼,冷不丁看见春远坐在楼梯间,黑灯瞎火把我吓一跳。我问他怎么坐在这里,冰凉的,他说歇一会儿。”


  1988年夏天,为了加强对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的服务,办公厅组建了调研三处。春远被提拔为副局级研究员,负责主管调研三处。这段时间他的病情加重了,那个年代夏天办公室没有空调,屋里热就开窗户开门,他打空腔的咳嗽声能从四楼传到一楼。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多次督促下,他去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做了检查。检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春远已经病入膏肓,到了肺癌晚期。


  为了挽救春远的生命,宫本言市长责成市政府驻北京、上海办事处从北京、上海请来了名医。这几位名医为春远会诊后,都惋惜地说:“治疗的太晚了,这个年龄太可惜了。”我向厅领导推荐了一个治疗癌症的民间药方,需要一定数量的有毒蛇入药。当时东北的蛇还在冬眠,市政府驻广州办事处的领导从南方购买了一批毒蛇空运回哈尔滨熬治成药。尽管做到了千方百计,尝试了很多偏方,也未能挽回春远的生命。1989年5月,年仅46岁的春远溘然长逝,一个英才殒落了。


  我和春远在一起工作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他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带病拼搏的工作态度,对待下属如亲人的工作氛围,深深铭记在我的心里,成为我一生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生命旅途之五十三



调研二处处长



作者:大爱无疆(刘兴义)

2023年9月13日 於哈尔滨



  1989年9月,市政府办公厅又一次提拔任免处级中层干部。这次调整干部采取公开竞聘上岗的方式,这是干部制度改革的新尝试,在办公厅有史以来也是第一次。


  为了参加这次竞聘,我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我对到办公厅四年来的工作进行了认真地总结,分析了自己的优势和有利条件,对竞聘成功后如何开展工作做了设想和规划。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最认真准备的竞聘讲稿,也是工作以来唯一一次竞聘演讲。竞聘演讲很成功,受到了办公厅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我也被办公厅党组任命为调研二处处长。



作者在1989年9月的竞聘演讲稿 ▼



担任二处处长时的工作照 ▼



  调研二处主要的职能就是为市长撰写文稿,同时管理市政府资料室。1991年副局级的市政府调研室成立后,还兼有调研室办公室的职能。



调研二处同志欢送张德邻市长赴京任职合影 ▼



  我任二处处长时,调研二处成为办公厅政务处室中干部最多,职级配备最高的一个处室。当时我任处长,刘大庆任副处级助理调研员,后改任正处级调研员;于伟杰任副处长,孟国荣任副处级助理调研员;李明镜、王文刚任主任科员。1990年董大伟从林业大学调来任科员。1991年辛国强通过公开招聘从化工企业调来二处先后任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1989年8月至1992年4月,我任二处处长期间在我处工作的还有:从武警部队转业的副处长谢茂盛,从空军016部队转业的主任科员李国峰,资料室副主任科员杜国兴等人。这些人经过办公厅工作的培养锻炼,工作能力,政策水平迅速提高,后来都成为我市各方面的骨干力量。刘大庆调出办公厅后,先到市农业开发办任副主任,后调市农业委员会任副局级干部。于伟杰先到松北区任区长助理,后调任道里区副区长。孟国荣先到市计划委员会任规划处长,后来下海创办了民营企业。李明镜年龄较大,任副处级助理调研员后退休。王文刚调到黑龙江省经济研究中心,据说当了室主任,以专家身份经常在电视台出镜。辛国忠调到市社会保障局先任副处长,后任处长。谢茂盛在调研二处任副处长,后调市委政研室任处长,又担任了市委政研室的副局级干部。李国峰在办公厅工作时间不长,后来调市人才交流中心任处长。杜国兴一直在办公厅信息处资料室工作,任职正处级调研员。董大伟是原二处成员中的佼佼者,在办公厅先后任副处长、处长,参加公开竞聘局级考试合格后,被任命为市林业局副局长,又被调回办公厅任副主任,后升任市政府研究室主任。省政府有关领导看中了他的才华,调他到省政府研究室任副主任,2016年任省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后来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和省社科院合并,统称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董大伟担任了省社科院的院长。



作者担任调研二处处长时的工作照 ▼



  他们曾经是我的部下,也是我的战友,有些是我的挚友。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了困难我们互相帮助,使得我们前进的道路更加平坦顺畅。










生命旅途之五十五



慢性胃炎



作者:大爱无疆(刘兴义)

2023年9月14日 於哈尔滨



  到办公厅工作后,由于经常加班,我的生活规律,特别是吃饭和睡觉的规律被打乱了。我的早饭和午饭还算正常,但是晩饭就沒有准点。头两年常常是加班后回到家里,已经晚上9、10点钟了才吃晚饭。有时候爱人和孩子已经唾了,我也累得很,凉饭也不热就狼吞虎咽的吃下去,洗漱一下马上上床睡觉。久而久之,我的胃出了毛病。


  1989年上半年,我就经常出现胃胀的现象,吃点胃舒平照常工作。当年初冬11月的一天,《东北经济报》总编来我市组稿。当时我兼任《东北经济报》哈尔滨纪者站的站长,忙完工作后晩上我在北来顺饭店招待总编。当天吃的是涮羊肉,加之喝了一些白酒,使我的胃病显著加重了。



我和市政府秘书长王树纯陪同《东北经济报》总编一行观赏冰灯 ▼



  第二天早晨我喝了一碗粥,吃了一个1两左右的小馒头就上班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一点也不饿,为了坚持下午的工作,我强迫自己吃了一个2两的馒头。这一下子可坏了,一下午胃胀得我十分难受。晚上回家一点也不饿,胃仍然胀得难受,没有吃饭就休息了。以后连续几天都是如此,吃胃舒平也不管用了,我只好请假到哈市第一医院检查。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门诊楼 ▼



  内科医生听诊后,又让我做了胃透,看完X光片后,确诊为慢性胃炎。医生给我开了德国的胃必治,嘱咐我按时吃药,注意饮食。半个月的治疗期过去了,我的病一点未见好转,我一天天消瘦下去。听别人说酵母花治胃病,我从一面坡老家要来酵母花,天天泡水喝。有人说喝啤酒养胃,从来在家不喝酒的我,天天晩上不吃饭喝1瓶啤酒。这些办法有点缓解,但是没有明显的效果。


  这一天我又到市一院做胃透,排在我前边的一个患者出来后,非常兴奋地对我说:“这次我的慢性胃炎真好啦。”我忙问:“你吃的什么药?”他说:“广东三九制药厂出了一种叫三九胃泰的新药,专治各种胃炎,我就是吃了这个药才见效的。”



我的治疗仙丹 ▼



  市政府有一个卫生所,归属办公厅管理,专门负责市政府各委办局职工小病小患的治疗。从市第一医院回办公楼后,我去卫生所找刘大夫,请他给我开点三九胃泰。刘大夫对我很照顾,当时卫生所没有三九胃泰,刘大夫专门去医药公司进了这种药给我服用。巧的是三九胃泰正对我的病症,用上药后我的病逐渐好转。用三九胃泰治疗,半个月为一个疗程,大约吃了三个疗程后,我的病就基本治好了。由于三九胃泰疗效好,供不应求,价格直线上涨。第一个疗程时,每盒药6包3天用量才2元多钱,第三个疗程时同样的1盒药就涨到了7元多钱,价格翻了3倍。


  慢性胃炎是一种顽固性疾病,饮食上稍不注意就会复发。慢性胃炎导致胃粘膜疏松,一旦胃粘膜疏松就很难修复,使胃消化功能减弱。自从患了慢性胃炎,元宵、粽子、粘豆包、糯米饭等难消化的食物就从我的食谱上消失了。










生命旅途之五十六



独特的党支部书记



作者:大爱无疆(刘兴义)

2023年9月15日 於哈尔滨



  上个世纪80、90年代,哈尔滨市直机关工委学习解放军党支部建在连上的经验,要求市直机关党支部建在处或者科这样的基层单位,党员不足3人的可以几个处或科建立联合支部。


  办公厅政务处室不设科,这样党支部就建在处里。为了便于工作,党员处长都兼任党支部书记。我是二处处长,也被机关党委任命为党支部书记。


  我们这个党支部人员构成比较独特,在哈尔滨市政府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我就成为哈尔滨市政府系统独特的党支部书记。


  按照当时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党员领导干部除了在本党委或者党组过组织生活外,还要在所在单位的基层党支部过组织生活,被称为双重组织生活。当时认为这样做有利于领导干部了解下情,也便于普通党员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1990年在宫本言市长办公室召开党的民主生活会 ▼



  当时安排在我们党支部的领导干部有:市长宫本言,秘书长王树纯,副秘书长赵文彬,办公厅主任陈宜生,还有处里的普通党员。当时宫本言市长是中共中央候补委员,黑龙江省委委员,哈尔滨市市委副书记、常委,哈尔滨市政府党组书记。王述纯是市政府党组成员、市直国家机关工委书记,哈尔滨市委委员。陈宜生是市政府办公厅党组书记。我们这个普通的、小小的党支部汇聚了从中央委员、省委委员、市委委员直至普通党员各个层次的党员,在哈尔滨市政府系统党的组织史上应该是少有的,有可能是绝无仅有的。



1991年同市长张德邻在一起过党的民主生活会 ▼



  80、90年代对党员领导干部在基层党支部过双重民主生活会要求很严格,规定每半年必须过一次,生活会后还要将生活会的情况专题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市长的工作非常忙,我们二处的工作也十分繁忙,每年为了过生活会我伤透了脑筋。我记得宫市长第一次到处里过生活会,我同秘书长王述纯,宫市长的秘书反复沟通安排了7、8次,折腾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宫市长退休后到市委担任顾问,但是党的关系还在我们二处,我们全处党员曾经专程去市委同宫市长共同过民主生活会。张德邻同志担任市长后,党的关系也在二处,也曾同二处的党员一起过民主生活会。


  当时的双重民主生活会并非走形式,这些党员领导干部对到基层党支部过民主生活会都很重视。在民主生活会上他们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活动,敞开心扉同大家交流思想,谈工作,谈家庭,使我们这些普通党员深受启发和教育。










生命旅途之五十七



令人却步的岗位



作者:大爱无疆(刘兴义)

2023年9月17日於哈尔滨



  市政府办公厅综合调研部门,主要任务是为市政府主要领导起草重要讲话及市政府上报国家和省的重要文字材料,通俗的说法就是市政府的秀才班子。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好听的说法是“秀才”,普通的说法就是“文字匠”、“笔杆子”。干这项工作费心熬神耗体力,水平高的人不愿意干、水平低的人干不了。民间有句顺口溜形容这些人的生活状态:“睡得晚,起得早,嘴起泡,头发掉,省了媳妇,费了灯炮。”


  1985年至1990年这几年,由于工作强度大,市政府办公厅先后有4位干部或病倒在岗位上,或因为工作忙患病未及时治疗而发展成为绝症。


  1986年4月中旬,那时候我还在市机械局。原市长王人生的秘书、市政府调研室副主任李秀程带领年轻干部在铅印室校对了一夜的《政府工作报告》,清晨因为心肌梗塞在市第一医院抢救室去世。李秀程才华横溢,年仅36岁英年早逝的消息迅速传遍市直各机关单位,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英年早逝的赵春远 ▼



  我到办公厅工作后,我的领导调研二处处长赵春远一直患有很重的气管炎、肺气肿,大家催促他去医院看病,总是因为工作忙难以成行。他每天吃着《痰咳净》带病坚持工作,沉重的刺耳的咳嗽声传遍全办公大楼。1988年底在大家的反复督促下,他才到市第一医院检查,已经是肺癌晚期。虽然在市长宫本言的亲自关怀下,采取了中西医各种措施,但是无力回天。1989年5月,年仅46岁的赵春远永远离开了挚爱亲朋。



崔景尧在工作中 ▼



  副局级调研员,原办公厅综合处长崔景尧是市政府领导和办公厅秀才公认的大笔杆子。他思维敏捷,文字功底深厚扎实,是80年代中期至末期每届《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组织者和主笔。他修改稿件非常尊重初稿作者,有的文稿实质内容一无可取,但是他把能用的“的”、“地”也要保留下来,以示你的作品有可取之处。他修改文稿十分规范,修改和增加的段落放在哪个部分,一目了然。1986年崔景尧已经过了50岁,在当时市委决定50岁以上不提职的情况下,破格晋升为副局级调研员。由于工作能力强,他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几乎宫市长的每篇重要稿件都需要他来把关。1990年上半年的一天,调研处的干部在崔景尧的办公室共同研究一份重要文稿,市政府秘书长王述纯也参加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正在讨论文稿,忽然发现崔景尧脸色苍白,大汗淋漓。秘书长王述纯有经验,赶紧让大家把景尧扶躺在沙发上,并找来了救心丸喂服,同时秘书长要求市第一医院速派救护车来送到医院抢救。景尧同志到了医院,直接推到急救室,经过检查是严重的心肌梗塞。幸亏处置得当,抢救及时,大难不死,逃过一劫。


  1990年秋季,因为煤、电、运输等方面缺口很大,哈尔滨市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了很大困难。宫本言市长决定召开一次重要会议,找到一些解决困难的办法。为了筹备这次会议的讲话,马大槐副主任带着我们几个处的干部连续加了半个月的班,每次都工作到半夜。有一天马副主任去打字室看稿,忽然人事不知,晕倒在打字室的门口。大家发现后,赶紧要车把马主任送到了医院。经过检查是因为工作过劳,脑供血不足,没有生命危险。


  连续的几次大事件,震动了整个哈尔滨市直系统。过去很多干部都以能到办公厅综合调研部门工作为荣,现在纷纷望而却步,退避三舍,综合调研成了高危岗位。











生命旅途之五十八



搬家来到九江街



作者:大爱无疆(刘兴义)

2023年9月18日 於哈尔滨



  1990年初,市政府在道里公路大桥附近盖的18层职工住宅竣工了,办公厅按职工比例分得了一些住房。为了把好事办好,办公厅由各处室抽调人员组成了分房委员会,摸底调查职工住房情况,制定分房方案。为了使更多职工能够分得住房,改善居住条件,办公厅的分房政策向上交旧房者倾斜。想要分到道里18层楼的新房,必须要交出自己现在住的旧房。我当时住的是哈尔滨机联厂的职工宿舍,工厂规定职工调出后原住房必须交回,不得转手给其他非本厂职工,这样我住的房子就无法交出,我也没有资格分得新房。



我曾经居住过的九江街7号楼 ▼



  经办公厅分房委员会反复评议,我分得了道里区九江街7号楼6楼的1套住房。这套房屋建成於1978年,建筑面积54平方米,使用面积38.7平方米,结构为2卧1卫1厨。这套住宅地理位置非常好,属于哈尔滨市的特类地段,从凉台的窗户就能望见松花江和太阳岛,出门不远就是九站街和友谊路。这套住宅周围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既繁华热闹,交通便利,又闹中有静,适合民居。虽然是套旧房,但比起我们原来住的机联厂宿舍,在居住环境、交通、公共设施等方面好多了,妻子来看过后十分高兴。



从我家凉台看松花江和太阳岛的景色 ▼



  我的工作非常忙碌,装修房子的重任就由妻子肖百荣承担起来。上个世纪90年代初装修房子比较简单,墙壁用石灰水刷几遍,小卧室和厨房地面铺的别人家拆下来的地板革,主臥室地面铺的是表妹送的一块当时比较时兴的地毯。我的书过去一直放在箱子里,这次打了一套带书架的组合柜,我心爱的书也有展示的位置了。妻子的大弟弟是木匠,帮助打了一对单人沙发,摆在主卧兼客厅里,家里显得气派多了。


  装修中还发生点小事故,三弟兴礼和四弟兴智来帮助干活,刷厨房油漆时,不小心着了火,扑灭后大家一边后怕,还一边连连说火烧旺运。


  女儿和儿子都大了,在一个床上睡也不方便了。妻子在工厂焊了一个上下铺的单人床,让儿子睡上铺,女儿睡下铺,这样姐弟俩都有了自己的床铺了。


  房屋装修竣工后,有一天妻子找了一辆解放大卡车,把机联厂的左邻右舍请到我家参观。大家吃着妻子买的西瓜,啧啧称赞房屋装修的好,夸奖住房周边的好环境。



1991年作者和妻子在九江街家里 ▼



  过了不久,我们从南岗区哈西搬到了道里区九江街。搬家的那天,我的妹妹,妹夫和妻子的弟弟、妹妹都来帮忙。我们蒸的馒头,烧的魚,锅底燎得十分丰盛。搬到九江街,我家的住房条件有了新的改善,我和孩子们上班、上学更方便了。










生命旅途之五十九



挨了个巴掌得了个棗



作者:大爱无疆(刘兴义)

2023年9月20日 於哈尔滨



  1989年末至1990年初,办公厅再次对机构和干部进行了调整。马大槐因身体原因调到其他局任副局长。赵春远患肺癌去世,市计委秘书长孙志忠(正处级)提职为办公厅副局级助理巡视员,负责赵春远原来承担的工作任务。办公厅新组建了调研三处,原区政处长牛远航任处长,于伟?由二处调三处任副处长。三处由孙志忠分管,主要负责为常务副市长李嘉廷撰写文稿及其他交办事项。


  1991年初,市长张德邻调机械工业部任副部长,常务副市长李嘉廷接任市长。这一年按照同国家和省机构对口的原则,也是为了留住业务骨干,成立了市政府调研室。市政府调研室为副局级单位,归口市政府办公厅管理。调研室设副局级主任1名,副局级副主任2名,正处级副主任1名。调研室主任由孙志忠担任,副主任由办公厅和各委办局选调。



市政府调研室部分成员合影 ▼



  当时按照我的能力、业绩和资历,理应是调研室副主任的合适人选,但由于同一个厅领导在工作中发生矛盾,该领导做了负面工作,致使我未能进入决策人李嘉廷市长的视野。经过一段考察考核,王耀邦,冯德强、魏昆侖先后被任命为调研室副主任。


  主管秘书长赵文彬找我谈话说:“李嘉廷市长听到了一些对你的负面反映,因此这次提拔没有考虑你。现在调来的一些新人需要一个熟悉工作的过程,还需要你这样的老同志帮助过渡一下,希望你还能像过去一样积极工作。”他还说:“组织对你也很关心,过渡一段时间后会对你做妥善的安排。”听了文彬秘书长的话,我表态说:“请秘书长放心,我一定会一如既往做好本职工作,对新来的领导我一定尊重,并服从他们的领导。”


  这次干部调整不久,就开始了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的写作工作。在这次工作中,我同以往一样分工承担了最难写部分的文稿写作任务,同时还承担了应由副主任负责的部分文稿的总串工作。我的任务完成的很好,受到了文彬秘书长和志忠主任的好评,李嘉廷市长也对我有了好的印象。



1992年哈尔滨市政府颁发的奖励证书 ▼



  1992年春节后不久,又到了一年一度评优评模的时候。有一天人事处的干事张洪波找到我,让我填一份表格。他说:“经厅党组讨论,你在1991年工作中业绩突出,决定给予你晋升一级工资的奖励。”晋升一级工资是很高的奖励,每年只有3%的同志能够获得,在那个工资较低的年代是很多人渴望得到的。我在机联厂、机械局曾经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但从未获得过晋级的奖励。这次获得晋级奖励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


  虽然挨了一个大巴掌,但是得了一颗甜棗,不得不佩服领导高超的驭人术。获得晋级奖励,使我在精神上获得很大安慰,抑郁的心情也有了明显缓解。










生命旅途之六十



女儿考入哈一中



作者:大爱无疆(刘兴义)

2023年9月21日 於哈尔滨



  1991年7月21日,骄阳似火,这是女儿中考的日子。我把女儿送入32中考场后,就躲在一颗大杨树下看起书来。眼睛看着书,书的内容却一点都看不进去,脑海中不断翻腾着女儿小学、初中的一些往事。



小学的女儿和儿子在松花江上泛舟 ▼



  小学的女儿学习很用功,脑瓜也聪明,学习在班级里一直名列前茅。女儿性格开朗好动,组织协调能力很强,小学4、5年级就开始担任班长。在一次家长会上,老师让女儿介绍班级同学的学习、品德情况,她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引得台下的家长交口称赞。


  小学6年毕业后,女儿升入附近的165中学。上初中后,她的学习也很好,在班级前7、8名左右,在全校同年级也排在前20名。初二是中学生塌腰的时期,女儿的班级刮起了看武侠小说的歪风。一些学生上课看,下学看,不听课,不做作业,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女儿也被这股风刮了进去。初二学年结束后,我去学校开家长会,看到女儿的成绩虽然仍在班级的7、8名,但在学校同年组却排在了30名以外。我仔细看了成绩单,发现导致女儿成绩下滑的主因是英语成绩下滑较大。当天晚上我同女儿谈了话,她承认看武侠小说影响了听课,英语单词背诵得少是成绩下降的原因。亡羊补牢 犹未迟也,我为女儿制订了暑期英语补课计划,要求她每天背诵1课的英语单词,晚上我下班后检查。我上学是学俄语的,不懂英语怎么办?晚上回家我把这一天应该背下来的英文单词的汉语写下来,让女儿背着写英文,我拿着书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对照检查。写对的单词通过考核,没有写对的单词第二天增加在下一课里继续背,直到背熟为止。经过一个暑期的恶补,开学后女儿的英语又恢复到了正常水平,初三上学期成绩又回到了学校同年组前20名。'



初中的女儿和儿子观赏冰灯 ▼


  女儿有妻子肖百荣的遗传基因,具有体育天赋。上初中不久,在学校运动会上女儿的百米成绩进入了前2名。运动会后,学校老师让女儿征求家长意见,准备让女儿参加校田径队,每天下午训练。考虑到训练影响学习,我没有答应,女儿也就没有参加校田径队,这个决定我一直觉得是对的。


  紧张的3天中考结束了,女儿对我说考的还不错。究竟让女儿到哪个学校读高中呢?哈三中是全市最好的学校,估计考分够不上;哈师大附中全市排名第二,估计考分能够达到,考虑到我家住在道里区九江街离学校太远,上下学耽误在路上的时间太多,决定不报;哈一中当时文科全市排名第一,理科排名第三,考分肯定够,离我家很近,上学不用坐车,最后决定报考哈一中。



高中一年级同班主任老师和军训教官合影 ▼



  8月中旬中考成绩公布了,女儿分数超过师大附中3分,超过哈一中7分,顺利地考入了哈一中,成为省重点中学的高中生。哈一中在女儿入学后,教学质量开始下降,而师大附中的教学质量却稳步提高。舍教学质量高的师大附中而报考上学路途近的哈一中,完全是本末倒置。这是我决策的重大失误,多年来想起来还感到后悔。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刘兴义